现在还有哪些人在用手写输入法?很土吗?
我是60后,10岁才开始念小学一年级。那个年代学校里不教拼音课程,所以我对拼音应用是一窍不通。念到了初中时,正赶上教育革命,张铁生“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当接班人”的一首诗,把那个年代的初中英语课程给取消掉了,造成现在英文字母大写换成了小写,我就认不得了……我的文字功底,是自童年起爱看文言文书籍,爱读唐诗宋词和散文小说等渐渐打下来的。由于我不会用拼音打字,买第一部手机时,“短消息”通讯刚盛行,我选手机真的费了很大周折,那个时候“波导”手机流行,价钱也不贵。但是“波导”手机没有笔划输入功能,我只能放弃买“波导”,选了价格比较贵的有笔划输入功能的“摩托罗托928+”手机。后来学电脑打字,只好背“王傍青头钱五一”……现在的智能手机有了手写输入,对我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
为什么社会集体鄙视老实,到底老实有什么错?
答:老实,褒义词?1、为老实人摇旗呐喊!2、老实,完全是褒义词—— 老老实实。3、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老实厚道人。4、千万不要把老实等同于低能、木纳、无用、愚蠢,这是错误的。5、勤劳善良的人就是老实可靠。6、钟院士团队乃是世界上老实的人—— 耄耋之年奔赴一线抗疫,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踏踏实实做事,一丝不苟研究,全心全意服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拼搏,直至取得胜利✌️
练字一年多了,近感觉没什么进步,哪位老师能评价一下原因?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看你的习作好像练的是欧体,估计练的是田英章的字吧,不敢确定。一年练到你这个水平是可以的,从运笔到间架结构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可以看出你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值得肯定赞扬。
至于说你近感觉没什么进步,这种情况很正常,每一个学书法的人都有的经历,说明你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了,写出的字老是不满意,好现象。临习的时间长了,眼力高了,视野开阔了,有时候就觉得没什么进步。这种时候,别泄气、悲观,继续深入读帖,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临帖,既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建议你可以换成欧阳询的毛笔字帖,进一步深入、正规地去学习欧体,拿起毛笔临摹上一段时间,钢笔,毛笔同时练习,齐头并进,果会更好,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因为你有钢笔字的基础了,再去研习欧体《醴泉铭》是很快会上手的,只是要尽快熟悉毛笔的特点,熟练掌握基本笔画、变化笔画的写法,然后就去过单字关,努力背临每一个字,看见你的钢笔字结构挺好的,所以,掌握毛笔字的结构也会很快的。除此之外,多读一些书法理论、书法史和美学原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眼界会更开阔,坚持下去,你会在学书的路上越走越宽,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超新星爆发的机理是什么?
同样是超新星爆炸,其实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恒星的质量之上。要了解这些之前,我们先搞清楚恒星以及它们的燃烧机制。
恒星的燃烧机制恒星的燃烧机制和我们平时烧个东西是两码事。恒星内部的燃烧机制是核聚变反应。这是由于恒星的质量都比较巨大,比如太阳,太阳占据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巨大的质量就会产生巨大的引力。太阳的中心就会因为引力的原因,被压得温度特别高。太阳内核的温度可以达到1500万度。
我们都知道,高温高压下,物体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通常有固态、液态、气态。但是达到像恒星内核的温度时,物质不再是这三种状态了,而是等离子体。说白了,就是里面没有完整的原子结构,而是电子和原子核到处乱动。
按理说,原子核是带正电的,所以原子核之间会受到库伦斥力的排斥,不容易发生反应。我们在引爆氢弹时,通常是利用原子弹产生的高温来引爆氢弹的核聚变。虽然恒星的内部温度都很高,但距离引爆核聚变反应还有一些距离。
好在有量子隧穿应的存在,就会有一定的概率发生核聚变反应,这个概率是极其低的。一对氢原子核要10亿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核反应。但因为恒星巨大,粒子数够多,才可以引发恒聚变,但速率并不会太快。
因此,恒星内部进行的是“温和”的核聚变反应,不会像氢弹那样一下子全炸了。宇宙中元素的丰度,70%左右都是氢,剩余的大部分是氦,只有不到1%是其他元素。因此,构成恒星的主要都是氢和氦。
一开始的核聚变都是氢核聚变,氢核也就是质子。有两个反应链,一个叫做质子-质子反应,一个叫做碳氮氧循环。整个过程都是氢核通过核聚变反应生成氦-4核。
恒星的死亡
根据恒星的质量不同,恒星的一生也会的不同。质量只有0.08个太阳质量~0.5个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一生只能文火慢炖,主序星时期很久很久,氢烧完之后,由于引力不足以让温度进一步升高引发氦的核聚变,因此,氢烧完后只能等着凉凉,后成了黑矮星。
而质量更大一点的恒星,比如:质量在0.5~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就会比红矮星更进一步,在引力的作用下,点燃氦的核聚变反应,生成碳、氧。变成一颗红,氦烧完之后,引力对核心作用产生的温度不足以引发碳、氧核聚变反应,它们的终宿命就是一颗白矮星。
质量再大一些的恒星,比如:3-8倍的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在末期还能够引发碳、氧核聚变反应,生成镁、硅、磷、硫等。
其中碳的核聚变反应速度就快的,可以说是一闪而过,连一秒都用不到,整个过程被我们称为碳闪。
因为碳的燃烧速度是在太快,所以,此时恒星的外壳会被炸开,这就是Ia超新星爆炸的一种。在爆炸的过程当中,恒星的物质会被抛洒到太阳当中。
如果恒星的质量比较小,那只留下一个质量很小的内核,后形成白矮星;如果恒星的质量比较大,就会炸得啥都不剩。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另外一种更常见的,这个恒星旁边有一颗伴星,当它形成白矮星时,而伴星发展到红,这时候主星就会通过引力将伴星的质量吸积到自己身上,获得了多余的质量之后,达到引爆超新星爆炸的条件,于是就炸开了。
当然,上面这些还不是猛的。更猛的是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不会发生碳闪,而可以让燃烧碳进行得很平稳,碳燃烧完之后产生镁、硅、磷、硫,氖,钠等,这时候这些恒星的内核一般都能达到10亿度左右,而氧燃烧生成硅、磷、硫。
后来,当碳氧烧完之后,在引力作用下,内核继续升温,达到20亿度时,会继续燃烧镁、硅、磷、硫,氖,钠等原子核。继续下去,温度达到35亿度时,就会光裂变反应硅燃烧。紧接着硅燃烧的产物还会和氦聚合成更重的原子核。
后,会产生铁。不过这里补充一句,很多人以为此时恒星内部只有铁,其实这并不对,其实此时还有少量的钴、镍、铜、锌元素。所以,这些恒星内部是存在比铁原子序数更大的原子核。
而铁原子核是比结合能大的元素,它的核聚变不仅需要外接提供能量,而且产生的能量很少。因此,到了“铁”这里就基本上到头了。而此时,这类恒星的温度还会进一步上升,当达到40亿度时,光子就会获得特别高的能量,然后传到铁原子核内部,将铁原子核击碎,并释放出大量的质子和中子,质子遇到电子后,就会发生结合成中子,释放出中微子。由于引力特别大,因此这些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迅速坍缩,核心要么成了一个中子星要么就是黑洞。同时,引发II超新星爆炸。
以上,其实就是Ia型超新星爆炸和II超新星爆炸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