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土怎么念?
水西土怎么念?
这个字是“湮”字,读音:yān,yān。
本意是指淹没,引申义是水从高处漫溢之前被堵住缺口。该文字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和《庄子》等文献均有记载。
形声。字从水,从垔(yīn,垔亦声。“垔”本指“西部黄土高原”,转指“江河源头”,引申指“地势高的水源”。“水”与“垔”联合起来表示“水从高处漫溢,四散而下”。本义:淹没。
山海经中的大荒之地在哪里?不周山又是在哪儿?
黄山山峰乃是神尼所在之位。历史以来人人崇仰。可见先生名头的来历不低(开个玩笑行吗?)。对于大荒和不周山的具体的地理位置我也一直在探讨。关键是现在的地名和地图以被改的面目全非。属实不太好找。比如,自古说的方山究竟在当今宇宙的什么位置?类似这样的名字人类也常听。(考古这些年,谁能对号入座?有些人开棺盗墓。海底巧遇。……学了点知识就觉得自己不起。古往今来的经验说明人类太微小了。)实在是有必要追求这些问题。谢谢你的遨请!
五行中是不是北为水西为金东为木南为火了?中位为土 不知道的...
天干甲乙地支寅卯属东方(木),丙丁与已午属南方(火),庚辛与申酉属西方(金),壬癸与亥子属北方(水).戊己与辰戌丑未为中(土).并不是北为水,尔在方位中五行用水代表北方.(代表方位).盘州市彝族的历史是怎样的?
彝族是盘州境内历史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人口近1 1万,以小聚居大分散状态分布,聚居在盘北五个彝族乡,并在其他乡镇分散杂居。
彝族自称“诺泼”、“诺苏泼”。汉文献中汉晋时期称“夷”。唐代称“东爨乌蛮”。宋以后称“乌蛮”或“夷”。元开始,多以“罗罗”为族称。彝语中,“罗”意为虎,“罗罗”为“罗”叠称。起初,彝族自称“罗罗”,自命为虎族。盘县淤淤泥河一带彝族老人中,有将“罗罗”说成“撸罗”,意为龙虎,这与一些记载中“彝族崇拜龙虎,而把自己称为龙虎人”的说法吻合。
“罗罗”还有“卢鹿”、“倮倮”等别译,其名称本无蔑视含意。虽于历代封建王朝推行歧视政策,“罗罗”一词长期在许多人心目中变成野蛮人蒙味人的同意词。许多封建文人,更别出心载,将“罗罗”写成“猡猡”或“裸罗”,使之成为伤民族感忌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各地人民政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民族识别工作,确定以鼎彝之彝,作为此民族地区支系统一的名称。
“彝”为古代宫廷盛酒器具,字形中有“米”有“丝”,含丰衣足食,富裕兴旺之意。
贵州彝族先民,源于古代氐羌族群“昆明”支系。六盘水市境内彝族,主要为布、默两支系后代。默系沿着乌蒙山东鹿拓境,渐由今会泽、宣威扩散到水城、六枝及邻近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布系往南进入盘县,并向其邻近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地域扩散。盘县还有武系一部。盘县保基营龙氏土司旧居鲁土营,据《普安直隶厅志》载:“鲁土营土司盖隆穆长子枯之后。”彝文典籍认为武、乍留云南,历史上今天盘县长期隶属云南,上说可信。
境内彝族《酒礼歌》中,有“娄娄徇笃米汝”(意为大家都是笃慕俄子孙),“笃米子六位,六位是六祖的传说”。境内各地彝文《指路经》(按:指路意为彝族经师毕摩护送指引亡魂去祖源地与祖宗团聚永生)所指终点相同。如水城《指路经》所指路线,大致为“水城——草海——云南东川”,盘县《指路经》所指路线,大致为“盘县——云南东川”。此类留传久远的民俗事象,印证了境内彝族祖先来自滇东北的说法,除笃慕俄子孙外,氐羌族系民众,至迟在西汉已在境内分布。
彝族先民进入境内后,与当地世居古濮人相互融合。早期彝族先民被濮人同化。至今,水城县仡佬族中,还有被称为“彝仡佬”者,其语言习俗,有一部分与彝族相通。东汉未后,布、默两支系以部落群体形式大量迁入境内,同化部分古濮人。彝文文献《西南彝志》中,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其余濮人,多被迫北迁巴蜀。至魏晋时,彝族先民逐步取代濮人势力,境内开始成为笃慕俄子孙统治区域。
默系十九世必额勿长子勿阿娄迁到盘县至云南曲靖一带,为阿旺仁家之祖。幼子勿阿纳,“始开贵州基业”,辗转来到今天大方一带来。此支二十四传勺雅妥又生三子,幼子妥阿哲(阿哲部,又称“慕俄格家”即后来的“水西家”)仍住大方;其季子阿者琪(阿者七),为后来水西四十八目之一,要架则溪六慕濯色阿者琪部(驻郎岱)的祖先。
勿阿纳幼孙宗扒瓦移居勐笃色施(今水城县保华乡境)管戛勒仓库,成为后来水西戛勒则溪管兵马德施扒瓦氏(扒瓦土目)之祖。在宗扒瓦前后,布系后裔,勿阿纳妻族后代兮德鲁,迁居今水城县归集黄河(北盘江)一带。
彝族先民,经历迁徙扩散过程。发展之初,以家支世系方式进行,先以游牧为主,后随垦荒辟土,渐成聚落(农业经济区)定居,并建立有自己的政权。长期发展中,不断融进其他民族成分,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彝族。至今,市境内彝族有龙陇姬安陆(卢、禄)、班沙高李武、康谢王张管、余孔姚石胡、毛顾甘赵杜、柳苏兰支普、万车尹周金、海田杨黄刘、耿董毕邓等40 余姓,系六盘水市人口多的少数民族。
㣔。这个字怎么读?
赤峰方言哏:读gén(三声),赤峰方言读gèn,此哏不同于相声里所说的“捧哏、逗哏”,赤峰方言里这字较难解释,类似词语是“土气”有不入流,看着别扭的意思,此字用来形容仪表,给我感觉是这样:脚穿黄胶鞋,绿军裤,高领衫,外穿一袖口商标未去掉的西服,完后在在光光的脖子上打一领带,就这感觉,叫哏。哏的同意词有老哏,山老哏,山炮,山,但形容方面不一样。天津话咋就那么哏“哏”的解析哏是什么意思?为此,我特意去拜访以天津地域文化为研究课题的老作家林希。林先生说,哏简单解释是“好笑”,往深了说它体现了天津人的一种化解意识,不和自己过不去,是把人生的严肃课题游戏化了。这话怎么理解?天津地处九河下梢,码头遗风,生存竞争激烈。想在天津养家活命,不是桩容易的事。要想化解生活的压力,只能自己找乐儿。走路跌倒了天津人不往别扭上想,哈哈一笑,哪儿跌倒的,哪儿爬起来,赶路是正事。世代相传,天津人磨合了一种活法,高高兴兴,乐乐呵呵,不说不笑不热闹,说说笑笑度时光。每个城市都能列举几个自己的大腕,天津大的腕不是某个歌星、演员、艺术家,而是一个相声演员——马三立,这在全国。天津人喜爱相声,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建国前,天津的相声演员有李德锡、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等。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多段。天津相声界能人辈出与天津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天津方言的滋润分不开。天津人爱说“嘛”,“这是什么”在天津人嘴里成了“介寺骂”,和“倍儿哏儿”一样,是天津话里典型的代表。天津人说话爱吃字,四个字的词吃成三个字,三个字的词吃成两个字,说起来简短,嘎嘣脆,比如天津人说“百货公司”是“百公司”,“劝业场”是“劝场”。天津方言里没有卷舌音,说缩不分、知至不分、识四不分、车册不分,外人听起来有种天生的幽默果。北京的“哏兄弟”天津话就与北京话有许多共同使用的词汇。例如天津话里有很多土掉渣的词,像:a音部:爱人儿、爱人肉、爱小、矮半截、安心丸、熬泛(发炎溃烂)、熬鹰、袄袖子,这些天津土语词,说的时候,只是把“a”前加“n”。b音部:巴(如把衣裳“裹巴裹巴”,是把动词后缀加“巴”,成了双音节)、巴答嘴、疤喇眼儿、八辈五、八竿子、八下里、八九不离十、扒拉、扒皮、拔(“用凉水拔一下”)、拔创、拔毒、把干、把滑、把家虎儿、把角儿、白费蜡、白毛儿汗、白玩儿、半大小子、半截子、拌蒜、绊子、傍黑儿、棒硬、包锅、包管(一兜到底)、包圆儿、抱身儿、抱团儿、背字儿、蹦跶、子儿、不大点儿、不大离儿、不得烟儿抽、不地道、不分流儿、不含糊、不合窑性。这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张嘴就来的天津话词语。但是,且慢,我这不是天津话里挑出来的?而是从曾担任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审音委员会”副主任的徐世荣所编《北京土语词典》里钩稽出来的。徐先生是研究北京话的人士,他举出的这些词条,竟同天津土话一模一样。明代宛平知县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北京话里“提曰滴拎着”,天津土话至今不是仍把提说成“滴(读如笛)拎着”吗?“哏”之雅俗辩天津是移民城市。相传移民者大多是明代朱洪武的江淮兵,加之天津在清代又是淮军的大本营,所以天津话的发音及词汇,受苏北江淮一带的方言影响较大。许多人说天津话小市民味特重。可是哪种方言又没有小市民味呢?语言本身就是大众的。过去天津卫的老腔调是有些粗俗,包括许多天津特有的“津腔”——“你介寺敢骂”(你这是干什么);“油泥嘛丝儿,你管凿吗”(有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等等。成了外地人挖苦天津人的笑料。现如今这种纯正的“津腔”,在四十岁以下的人群中,已经很难听到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说一口稍有津味的普通话。有人说天津话俗得掉渣。其实不然,如果天津经济发达高,那么不但没有人拿天津话当笑料,反过来就该流行天津方言了。大小猩猩一张嘴不会总是“酱紫”(“这样子”之明星术语),应该说“介亚儿”;那些真真假假的北京痞子,也就不会张口闭口“丫丫”的,顺应潮流地说“揍儿性”……方言只是地方语言体系,不应该附加进雅欲概念,更遑论尊卑。
贵州省大定府是现在贵州什么市?
大定府是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市大方县是大定府的行政中心。
毕节这个名字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毕节是我的家乡。毕节名字的来有两种说法;两种说法在史书上记载都有,毕节县历史研究的学者黄文远先生在一次讲课的时候讲过。但是不确定真正的哪个是真那个是假。毕节这个地方真正有行政划分是从汉代开始,但是有毕节这个名字是从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的。
毕节名字由来的第一种说法是:毕节城建设完工那恰好是除夕佳节,于是当时的管辖者就为其命名为毕节,取毕于节——完工于除夕佳节之意。
毕节名字由来的第二种说法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县级毕节市历史沿革:汉唐为彝族比跻系世居。元朝初年,平迟安德长官司修建驿馆,开馆之日适逢除夕,是一年里后一个节日,因古称“毕跻”,故转音取名毕节驿。周初为卢国南境,战国为夜郎国西北境。秦属蜀郡东南部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平夷县,属牂牁郡。晋建兴元年(313)置平夷郡,平夷县为郡治,东晋简文帝时改为平蛮郡、平蛮县。南北朝至隋无变。唐宋为羁縻禄州。元属亦溪不薛及永宁路边地。明洪武七年(1374)置毕节卫,二十一年置层台卫、赤水卫,二十七年废层台卫。清康熙二十六年裁毕节、赤水2卫,改置毕节县,属威宁府。雍正七年,改属大定府。民国2年,毕节县属黔西道,7年黔西道移治毕节,改名贵西道,12年撤贵西道,直属于省。民国24年后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1949年11月28日解放,1950年后为毕节专员公署所在地,1994年4月撤县改为毕节市(县级)。2011年10月撤销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
地级毕节市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其境殷为荆州西南地,周为蜀国东南境,秦为巴郡之属地,汉属益州之牂牁、犍为两郡所辖,蜀汉分属牂牁、朱提郡,晋分属益州、宁州之牂牁、朱提、建宁3郡,宋齐梁为宁州所辖,隋代系爨蛮之卢鹿部,唐代先属昆明国后为黔州都督府属地,五代时分属郝州、晖州、龚州、宝州、禄州,宋时东部属罗氏鬼国、乌撒部、毗那部,元代为亦溪不薛宣慰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所治,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和乌撒、毕节、赤水、永宁4卫。清康熙五年(1666)置大定(今大方)、黔西、平远(今织金)3府,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二十二年降黔西、平远二府为州隶属大定府;二十六年降大定府为州隶属威宁府,领大定、平远、威宁3州和毕节、永宁2县;雍正七年(1729)升大定州为府领黔西、平远、威宁三州和毕节县、水城厅。民国初废府置县,域内所有县归贵西道管辖;民国24年(1935),贵州省政府设毕节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定、黔西、威宁、水城县;民国30年在原建制析设纳雍、金沙2县,织金县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析威宁县东北部置赫章县,至此贵州第四行政督察区共辖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宁、赫章9县。解放初期,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民国末第四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1950年,县以下设区人民政府,全专区9个县共辖55个区。1953年,全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区下设乡、镇人民政府,为县辖一级政权组织。1955年,威宁县改建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8年,改乡、镇为人民公社,全专区共建人民公社671个;是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1970年,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划归六盘水地区管辖,是年毕节专区更名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91年,全地区共有89个区,736个乡镇,其中87个镇153个民族乡。1991—1992年,开展建镇并乡撤区,其后县以下行政建置为乡、镇。1994年,毕节县撤县建设(县级)。2007年组建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2011年10月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2011年底全市辖2区7县,255个乡、镇、办事处,13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603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