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刘禅是“千古一帝”?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三国蜀汉政权的第二任同时也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也是争议大的皇帝。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发生在刘禅身上截然不同的事情太多了,有人说刘禅昏庸无能,因为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作为高统治者,不但不能稳定局势,居然毫无抵抗意志,不战而降。
有人说刘禅大智若愚,因为刘禅投降之后,凭借外表表现出来的愚蠢而欺骗了狡猾的司马昭,从而为自己赢得生命,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刘禅首先从结果上看,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亡国之君即使再有能力,那整个还是亡在他的手中,况且作为一个主政蜀汉40年的皇帝,这么长时间的治理,在刘禅手中而灭亡,作为高统治者,刘禅不承担责任,谁来背蜀汉灭亡的黑锅呢?诸葛亮吗?姜维吗?
刘禅不像刘协,他不是一个完全的傀儡皇帝,即使是诸葛亮当政,刘禅也有相当的权力,这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就能知道,刘禅为诸葛亮在汉中修建了祭祀的庙,善待诸葛亮的家人,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且大力提拔毫无功劳的诸葛瞻,这一切,都印证了当初诸葛亮辅佐刘禅的忠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诸葛亮作为权臣大力打压皇帝的话,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就会报复的,可是并没有。
诸葛亮与刘禅总有人说蜀汉的灭亡不是刘禅的责任,而是诸葛亮与姜维的责任,因为他们穷兵黩武,常年征战,消耗了蜀汉的国力,所以终蜀汉才灭亡,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说一句,蜀汉如果没有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就不会灭亡了吗?看看隔壁的东吴,他们北伐了吗?但终结果呢?
因为北方的魏朝实力摆在那里,即使诸葛亮和姜维不北伐,时间长了,照样要被曹魏灭亡的,而在刘禅当政的时期,加速了这种灭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禅的用人。
刘备托孤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临死前推荐的接班人,他们两人执政的时间加起来有19年时间,这个算作诸葛亮的政治遗产,从费祎之后,蜀汉的朝政越来越黑暗,刘禅的用人越来越差,以至于连弄权的宦官都当成了亲信,成为左右朝政的人,并且在姜维弹劾宦官黄皓时,刘禅还极力维护宦官黄皓。
这说明了刘禅的用人是有问题的,照这样下去,以黄皓来专权的话,蜀汉的对外军事和政治都得靠占卜来决定了,这可是荒唐的事,不灭亡都天理不容。
二是刘禅的治国能力。
刘禅是没有权力欲望的一个皇帝,诸葛亮当政时期,他只负责祭祀,蒋琬和费祎当政期间,刘禅也不太管事,除了偶尔给蒋琬下个诏书,要求他出兵北伐之外,刘禅就很少有其他的治国处理政务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刘禅作为皇帝是不太管事的,因此朝中的大事都落入了宦官之手,这不就是第二个东汉吗?这种水平,刘禅无法甩锅。刘禅这种治国水平,能不灭亡吗?
刘禅其次,再来说说刘禅所谓的“大智若愚”?
也就是在司马昭面前装傻,似乎欺骗了司马昭不杀他,如果懂历史的人,就会知道,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到东汉末年,除了赵高弑杀了秦二世之外,就算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弑杀前朝皇帝,比如王莽都没有杀西汉末代皇帝刘婴,曹丕没有杀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当时没有杀死前朝末代皇帝的传统,而一般是善待。
司马昭也不例外,他不杀刘禅不是因为刘禅表现得如何“傻”,而是司马昭需要借助刘禅的名气来稳定蜀汉局势和那一帮人,如果司马昭杀了刘禅,蜀汉就会有很多人会不服司马昭的弑君而起兵反抗,别的不说,镇守永安的罗宪和镇守南中的霍弋就会不服司马昭而起兵造反。
刘禅与宦官黄皓不说刘禅,就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在东吴灭亡后,也被当时的晋朝俘虏,孙皓敢当面顶撞晋朝皇帝司马炎,并且讽刺晋朝权臣贾充,并没有因此而丢命,可见司马炎不杀孙皓,与司马昭不杀刘禅有着相同的目的,而不是因为刘禅所谓的“此间乐,不知蜀也”。
况且,司马昭是何许人也,刘禅再聪明,恐怕也无法在司马昭面前装傻,人家是靠阴谋诡计起家的,对于这一套欺骗人的把戏玩得炉火纯青,刘禅也骗不了司马昭。
后,说说刘禅和他父亲刘备的区别。
刘备是一个百折不饶、从不言败、永不放弃、时刻努力的开国之君,经历了九死一生,诸多磨难,刘备才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无论是识人、用人、军事、治国水平跟他儿子刘禅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禅是完全不能和刘备比的。
刘禅如果刘禅有刘备一半的能力,以不至于蜀汉会灭亡,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禅不仅拒绝了各路蜀军的支援,而且在谯周的劝谏下,直接不战而降投降了邓艾,而且还是在各路蜀军坚持抵抗的情况下,手下军队誓死抵抗,结果皇帝投降了,这事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如果刘备在九泉之下知道他的后世不肖子刘禅就这样败掉了他打下来的江山,刘备能气活过来。
一个不愿意花费一点点心血,把就父亲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更不可能是什么千古一帝,而就是一个普通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就连刘禅的儿子刘谌都宁死不屈,而刘禅就是做不到,还得给刘禅加一个怕死的头衔。
坏人入室,被屋里主人用刀砍死,屋主人有罪吗?
首先,坏人入室已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私人住宅神圣不可侵犯,非法侵入住宅是指不经住宅主人同意,没有法律依据进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坏人只要身体全部进入住宅就已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屋主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自己的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要正在进行;
3、针对侵害人进行的防卫。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而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取决于侵害人当时的行为的危险性。
因此,坏人入室,被屋里主人用刀砍死,屋主人是否有罪的一个关键点是:坏人入室做什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举几个例子:
1、如果坏人只是非法侵入,屋主人对其强行驱除并导致坏人受伤的,屋主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2、如果坏人入室是为了偷窃,没有暴力行为,也没有对屋主的生命构成威胁,而屋主用刀将其砍死的,屋主属于防卫过当;
3、如果坏人入室是为了盗窃,但是被发现后对屋主使用暴力想要杀害屋主,此时屋主用刀将其砍死的,属于正当防卫;
4、如果坏人入室是为了杀人,屋主用刀将其砍死也属于正当防卫。
《刑法》对正当防卫有特殊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侵害人死亡的,不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有什么后果首先,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防卫过当造成重伤的,可能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如果致人死亡的,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其次,防卫过当的,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金瓶梅》中大约有多少种小吃?现在还有哪些地区有这种美食?
都说《红楼梦》里的美食冠绝古今,可是那些公子小姐们钟鸣鼎食,吃得太过矜贵,他们吃螃蟹烤鹿肉,讲究的是文人雅趣,丝毫没有一点饕餮之相,吃在这里只是个由头,赏花吟诗才是重头戏。初读红楼,我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叹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连一只茄子都要拿十几只鸡去配它。不过贾府的茄鲞再美味,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总像隔了一层,只知道是很好吃很好吃的,滋味却无从想象,因为从来没有尝过。
粗略统计,《金瓶梅》中所列举的食品(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80多种。比如,仅以蛋的做法,《金瓶梅》中就有“摊蛋”、“煨蛋”、“洒蛋”、“糟蛋”、“蒸蛋”、“煮蛋”、“蛋”等,其中有些做法至今还盛传不衰。《金瓶梅》中写到茶有19种之多,茶字出现734个,饮茶场面234次。写到酒24种之多,酒字出现2025个,大小饮酒场面247次。书中涉及的饮食行业则有20多种,其描写的精细程度,今天看来也是很让人惊叹的。而且,书中凡饮食描写,均散发着浓浓烟火气息,不造作,不隐恶,直面生活,活泼生动。
《金瓶梅》中写到菜肴约200种,其中吃到的飞禽41种,走兽67种,水产25种,素材24种,蛋类2种;主食中饼类37种,糕点类12种,面食30种,饭粥类12种;汤7种,酒31种,茶19种,水果干果21种。
相比之下,小说里性事描写才105处。
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吃,那点色轻描写根本不足以支撑小说结构,当然,就算没有色情描写,光看这些也能让人津津有味。
出现频率高的就是熟鹅、烧鸭、蹄膀、排骨、鲜鱼这几样,纯粹是市井的吃、世俗的吃,读起来毫无隔膜感,因为那些东西都是我们老百姓吃了几百年、而且还将一直爱吃的。
有句话说,富了三代才穿衣吃饭,西门庆是个暴发户,用今天的流行词汇叫“土豪”,他在吃的方面不可能像贾宝玉那样有诸多讲究,如果要看看平民骤然富起来了吃些什么,不妨去看看西门家的菜单。
我印象深的一席菜,是有次应伯爵上门,西门庆招待他的那席菜: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
红邓邓的泰州鸭蛋,
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
香喷喷油炸的烧骨,
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
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饭(即佐餐菜肴):
一瓯儿滤蒸的烧鸭,
一瓯儿水晶膀蹄,
一瓯儿白炸猪肉,
一瓯儿炮炒的腰子。
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门庆将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鸭蛋虾米、排骨烧鸡之类都是寻常菜色,老百姓们再穷,逢年过节时总尝过。这席菜代表了正宗的市井口味,大观园中的丫环菜单上都断断不会出现“炮炒腰子”这类菜,可各类内脏下水正是平民们的爱。糟鲥鱼算是其中金贵的一道菜,西门庆曾送应伯爵两尾鲥鱼,他舍不得一顿吃完,一尾送给哥哥,另一尾斩去中间的一段送给女儿,剩下的再打成窄窄的块儿,放在坛子里,逢有客人才舍得蒸一两块。
鲥鱼如此珍贵,西门庆府中居然家常备着。我猜想很多读者会像应伯爵一样,边流口水边在心里恶狠狠地说:“等老子有钱了,每天都让厨子备两盘鲥鱼,一盘自己吃,一盘留着喂猫儿狗儿!”
奇特的是,即使隔了数百年,这样的菜单依然让人备感亲切,说明人们的口味并没有太大变化。在中国,生命力强的可能就是饮食文化,数百年前西门家的一席菜,仍然活跃在如今老百姓的舌尖上。
《金瓶梅》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老饕,应伯爵、谢希大这些帮闲们的吃相就不必说了,每次吃起来都像风卷残云一般,西门大官人府中的几房妻妾,都是娇滴滴的美人儿,吃起来却和梁山好汉一样豪爽,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次吴月娘请众妾吃螃蟹,潘金莲还惦念着,光吃螃蟹有个什么意思,不如买吃烧鸭来下酒。
第二十六回中,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三个人赌棋,下的赌注就是五钱银子。李瓶儿输了后,拿出银子买了一坛金华酒、一个猪头、连四只蹄子,交给仆妇宋蕙莲整治。
宋蕙莲之所以名垂青史,和两桩事有关,一是因为她有次穿红衣服配了条紫裙子,西门庆实在看不过眼,找了匹蓝缎子给她做裙子穿,至今人们还以“红配紫、一泡屎”为鉴;二是因为她能用一根柴火烧出稀烂的好猪头来,潘金莲在开赌之前就垂涎已久,指名让她整治猪头。
且看这个史上的猪头是怎样烧出来的:“(宋蕙莲)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得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
不用两个小时,一个油亮亮、香喷喷、五味俱全皮脱肉化的红烧猪头就可出锅了。再切片用冰盘盛了,连着姜蒜碟儿送到了李瓶儿房里,配金华酒喝正好。根据书中描写,这么一大锅猪头肉除了留了盘给吴月娘外,全是潘金莲三人享用了,胃口真是好得惊人。
这个猪头之所以美味,可能得益于烧前先抹料入味以及小火慢炖,潘金莲等人的口味爱吃熟烂之物,所以再三强调这个猪头烧得如何稀烂。至于仅用了一根柴火,倒只是噱头而已。
在第三十四回中,先是应伯爵陪着韩道国到西门庆家说事,西门庆唤画童取茶,“不一时,银匙雕漆茶钟,蜜饯金橙泡茶,吃了”。韩道国走后,西门庆又留应伯爵吃酒,应伯爵趁便提道:
我还没谢的哥,昨日蒙哥送了那两尾好鲥鱼与我。送了一尾与家兄去,剩下一尾,对房下(即妻子)说,拿刀儿劈开,送了一段与小女;余者打成窄窄的块儿,拿它原旧红糟儿培着,再搅些香油,安放在一个磁罐内,留着我一早一晚吃饭儿,或遇有个人客儿来,蒸恁一碟儿上去,也不枉辜负了哥的盛情。
虽是一派阿谀之词,却也透出应伯爵的“美食家”素养,背后则显露出小说家的饮食文化趣味。接着酒菜上来,“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饭(即佐餐菜肴):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水晶膀蹄,一瓯儿白炸猪肉,一瓯儿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门庆将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仍是这一回,书童求李瓶儿在西门庆面前替他说人情、赚外快,拿一两五钱银子,“买了一坛金华酒,两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鲜鱼,一肘蹄子,二钱顶皮酥果馅饼儿,一钱银子的搽穰卷儿”,整顿一桌酒席孝敬李瓶儿。这一席酒,西门庆也吃了些,众人也都跟着沾光,只有看门的小厮平安没吃到。于是平安向潘金莲诉苦,由此加深了潘金莲与李瓶儿的矛盾。这一切,全都是以饮食为诱因。
单是一回书,就有如此多的内容与饮食相关联,全书饮馔内容丰富多彩,由此可以概见。有些时候,很普通的饭食,也被小说家的妙笔描摹得令人垂涎。一次,西门庆留应伯爵、谢希大两人在家中吃“水面”。小厮“用方盒拿上四个靠山小碟儿,盛着
四样儿小菜:
一碟十香瓜茄,
一碟五方豆豉,
一碟酱油浸的鲜花椒,
一碟糖蒜;
三碟儿蒜汁,
一大碗猪肉卤,
一张银汤匙,
三双牙箸”。
三碗面端上来,“各人自取浇卤,倾上蒜醋”,应、谢二人“只三扒两咽,就是一碗”(第五十二回)。从两人的吃相中,不但看出帮闲嘴脸的可笑可鄙,也捎带写出西门庆家饭菜可口,饮食讲究。
书中关于美食的特写镜头还有不少。如第二十七回,西门庆与潘金莲在花园纳凉,丫鬟送来酒食果盒,盒上“一碗冰湃的果子”,揭开盒,“里边攒就的八细巧果菜:
一是糟鹅胗掌,
一是一封书腊肉丝,
一是木樨银鱼,
一是劈晒雏鸡脯翅儿,
一鲜莲子儿,
一新核桃穰儿,
一鲜菱角,
一鲜荸荠;
一小银素儿葡萄酒,
两个小金莲蓬钟儿,
两双牙箸儿,
安放一张小凉杌儿上”。可谓美食美器,精致细巧。
另一回上元节,西门庆带着应伯爵、谢希大等到狮子街去放焰火,吴月娘派人送去四个攒盒,都是“美口糖食,细巧果品”:“也有黄烘烘金橙、红馥馥石榴、甜橄榄、青翠翠苹婆、香喷喷水梨,又有纯蜜盖柿、透糖大枣、酥油松饼、芝麻象眼、骨牌减炸、蜜润绦环,也有柳叶糖、牛皮缠。”书中称赞说:“端的世上稀奇,寰中少有。”(第四十二回)
书中还不时提到一些美味的炮制方法。如第六十一回,常时节为了答谢西门庆赞助购房银,特意叫妻子制作了“螃蟹鲜”,用食盒装了送来。“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酿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吴大舅尝过后夸奖说:“我空痴长了五十二岁,并不知螃蟹这般造作,委的好吃!”
小说第六十七回还提到一种叫“酥油泡螺”的点心,那是妓女郑爱月为西门庆“亲手自家拣的”。此物“入口而化”,据温秀才考评:“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应伯爵则描述:“上头纹溜就像螺蛳儿一般,粉红、纯白两样儿。”此物十分稀罕,并非人人会“拣”;过去只有李瓶儿会做,如今李瓶儿已死,西门庆睹物思人,颇为伤感。
据学者考证,泡螺应是一种奶油制品。明人《市肆记》“果子”类中即列有“鲍螺”一品,大概因其外形像螺蛳而得名。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介绍:人把乳酪与蔗糖霜和在一起,“熬之滤之漉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为至味”。因乳酪是中原难得之物,又非人人会做,加之味道鲜美,入口消融,所以被视为餐桌上的珍品(参看蔡国梁:《金瓶梅社会风俗》)。这样的东西,也只有西门庆这样的财主家,才能品尝到。小说家在书中多次点染此物,应有炫奇夸富的目的。市民读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了解财主家的奢华生活,仿佛自己也“过了一把瘾”。
所谓饮食男女,其实食欲和性欲是相通的,一般来说,食欲旺盛的人性欲往往也旺盛。所以西门家的男女不光一味好淫,还一味好吃,个个都显示出穷奢极欲的一面来。李瓶儿是出了名的千杯不醉,潘金莲好的就是金华酒,吃什么都点名要配金华酒。我还纳闷古人怎么如此善饮,后来才知道,宋时大家喝的一般都是黄酒,味道甜甜的度数不高,每每家宴一饮就是一坛,李瓶儿就曾向潘金莲劝酒说“好甜的酒儿”,要是换了二锅头之类的烧酒,估计两瓶就放倒了一桌人。都说“酒是色媒人”,那也是甜甜的酒喝起来才更有情调更能助性。
据上流社会指南《格调》作者考证,越是下层人民就越爱吃辛辣味重之物。这条指南套在《金瓶梅》中还真能对号入座,书一开端,西门庆去王婆那讨茶喝,酸梅汤要放酸些,和合汤要放甜些,茶也要浓浓的,可见是个重口味。后来他更加发达了,口味上还是脱不了暴发户习气,他激赏过的酿螃蟹,里边酿着肉,外面裹着椒料姜蒜米儿团粉炸过,酥脆好吃,只是这样的做法,估计讲究的食客会叹惜暴殄天物。
其实《金瓶梅》中也有雅致的吃食,只是难成主流。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潘金莲醉闹葡萄架那一回中,她和西门庆在花园纳凉,春梅送来了酒食果盒,盒上“一碗冰湃的果子”,揭开盒,“里边攒就的八细巧果菜:一是糟鹅胗掌,一是一封书腊肉丝,一是木樨银鱼,一是劈晒雏鸡脯翅儿,一鲜莲子儿,一新核桃穰儿,一鲜菱角,一鲜荸荠;一小银素儿葡萄酒,两个小金莲蓬钟儿,两双牙箸儿,安放一张小凉杌儿上”。我别的不稀罕,唯独稀罕那一碗冰湃的果子。试想葡萄架下,清风徐来,再来一碗冰湃的果子,是何等惬意的事。
那西门庆只不过是清河县的一个土豪,居然就能有此等享受。难怪俞平伯先生会说,古人的生活浪漫。只是现如今,随着转基因粮食蔬菜肉类和空气水质环境的污染,这样的浪漫将再难重演。大诗人杜甫名作《丽人行》中那脍炙人口的“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的绝技精馔也已成为历史的回响!
《金瓶梅》第一回花子虚派家里的小厮给西门庆家里送东西,“刚待转身,被吴月娘唤住,叫大丫头玉箫在食箩里拣了两件蒸酥果馅儿与他。因说道:“这是与你当茶的。你到家拜上你家娘,你说西门大娘说,迟几日还要请娘过去坐半日儿哩。”
怎么样,这个是不是跟我们小时候跟随妈妈走亲戚,总要带点点心和酒一个样。
“两件蒸酥果馅儿”是什么东西呢?我猜是不是就是我们在点心店里买到的那种带馅的糕点。
第二回, 西门庆同王婆聊天,问:“干娘,间壁卖的是甚么?”王婆道:“他家卖的拖煎阿满子,干巴子肉翻包着菜肉匾食饺,窝窝蛤蜊面,热烫温和大辣酥。”西门庆笑道:“你看这风婆子,只是风。”王婆笑道:‘我不风,他家自有亲老公。’西门庆道:‘我和你说正话。他家如法做得好炊饼,我要问他买四五十个拿的家去。’”
“煎拖阿满子”实际就是油煎的糖糕,饺子,蛤蜊面,大辣酥,这些个几样,在我们现代的生活,是不是随时都可以吃得到啊。
而《金瓶梅》中的饮食,出现频率高的就是熟鹅、烧鸭、蹄膀、排骨、鲜鱼这几样,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老百姓吃了几百年、而且还将一直爱吃的。
有次应伯爵上门,西门庆招待他的那席菜: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饭(即佐餐菜肴):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水晶膀蹄,一瓯儿白炸猪肉,一瓯儿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门庆将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这样的写法,你口水流下来了没有,没有的话再看一遍。
鸭蛋虾米、排骨烧鸡之类都是寻常菜色,老百姓们再穷,逢年过节时总尝过。这席菜代表了正宗的市井口味。
糟鲥鱼算是其中金贵的一道菜,西门庆曾送应伯爵两尾鲥鱼,他舍不得一顿吃完,一尾送给哥哥,另一尾斩去中间的一段送给女儿,剩下的再打成窄窄的块儿,放在坛子里,逢有客人才舍得蒸一两块。
这个世界千变万化,科技高速发展,可是有两样东西稳定,那就是语言和饮食。
人家说将来什么行业的人不会失业,他们说是厨师,因为厨师要有多年的经验,做菜完全不可以用智能机器代替。
即使腌制一个酸菜,每个人因为体温不同,都能腌制出不同的口味来。
在中国,生命力强的就是饮食文化,数百年前西门家的一席菜,仍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书中这样活色生香的菜单还有很多,饱暖思淫欲。
西门大官人府中的几房妻妾,都是娇滴滴的美人儿,吃起来却和梁山好汉一样豪爽,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次吴月娘请众妾吃螃蟹,潘金莲还惦念着,光吃螃蟹有个什么意思,不如买吃烧鸭来下酒。
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三个人赌棋,下的赌注就是五钱银子。李瓶儿输了后,拿出银子买了一坛金华酒、一个猪头、连四只蹄子,交给仆妇宋蕙莲整治。
宋蕙莲以能用一根柴火烧出稀烂的好猪头来闻名,潘金莲在开赌之前就垂涎已久,指名让她整治猪头。
且看这个史上的猪头是怎样烧出来的:“(宋蕙莲)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得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
不用两个小时,一个油亮亮、香喷喷、五味俱全皮脱肉化的红烧猪头就可出锅了。再切片用冰盘盛了,连着姜蒜碟儿送到了李瓶儿房里,配金华酒喝正好。
这么一大锅猪头肉除了留了盘给吴月娘外,全是潘金莲三人享用了,胃口真是好得惊人。
这个猪头之所以美味,可能得益于烧前先抹料入味以及小火慢炖。
看了这个,说实话,你有没有想要回家试着做一个来吃。可是,现代社会猪头难买,实属憾事。小时候生活在乡下,过年吃杀猪饭,猪头肉和猪尾巴,或煮或卤,是多少年都没机会吃得到的美味了。
一次,西门庆留应伯爵、谢希大两人在家中吃“水面”。小厮“用方盒拿上四个靠山小碟儿,盛着四样儿小菜: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碟酱油浸的鲜花椒,一碟糖蒜;三碟儿蒜汁,一大碗猪肉卤,一张银汤匙,三双牙箸”。三碗面端上来,“各人自取浇卤,倾上蒜醋”,应、谢二人“只三扒两咽,就是一碗”(第五十二回)。从两人的吃相中,不但看出帮闲嘴脸的可笑可鄙,也捎带写出西门庆家饭菜可口,饮食讲究。
西门庆与潘金莲在花园纳凉,丫鬟送来酒食果盒,盒上“一碗冰湃的果子”,揭开盒,“里边攒就的八细巧果菜:一是糟鹅胗掌,一是一封书腊肉丝,一是木樨银鱼,一是劈晒雏鸡脯翅儿,一鲜莲子儿,一新核桃穰儿,一鲜菱角,一鲜荸荠;一小银素儿葡萄酒,两个小金莲蓬钟儿,两双牙箸儿,安放一张小凉杌儿上”。可谓美食美器,精致细巧。
另一回上元节,西门庆带着应伯爵、谢希大等到狮子街去放焰火,吴月娘派人送去四个攒盒,都是“美口糖食,细巧果品”:“也有黄烘烘金橙、红馥馥石榴、甜橄榄、青翠翠苹婆、香喷喷水梨,又有纯蜜盖柿、透糖大枣、酥油松饼、芝麻象眼、骨牌减炸、蜜润绦环,也有柳叶糖、牛皮缠。”
哦,天哪,西门大官人,你也太会吃了吧。
书中还不时提到一些美味的做法。
常时节为了答谢西门庆赞助购房银,特意叫妻子制作了“螃蟹鲜”,用食盒装了送来。“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酿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
看完你学会了吗?
还有一种叫“酥油泡螺”的点心,那是妓女郑爱月为西门庆“亲手自家拣的”。此物“入口而化”,据温秀才考评:“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应伯爵则描述:“上头纹溜就像螺蛳儿一般,粉红、纯白两样儿。”
泡螺应是一种奶油制品。明人《市肆记》“果子”类中即列有“鲍螺”一品,大概因其外形像螺蛳而得名。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介绍:人把乳酪与蔗糖霜和在一起,“熬之滤之漉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为至味”。
所谓饮食男女,其实食欲和性欲是相通的,一般来说,食欲旺盛的人性欲往往也旺盛。所以西门家的男女不光一味好淫,还一味好吃,个个都显示出穷奢极欲的一面来。李瓶儿是出了名的千杯不醉,潘金莲好的就是金华酒,吃什么都点名要配金华酒。金华酒就是黄酒。都说“酒是色媒人”,那也是甜甜的酒喝起来才更有情调更能助性。
西门庆发达后,口味上脱不了暴发户习气,他喜欢的酿螃蟹,里边酿着肉,外面裹着椒料姜蒜米儿团粉炸过,酥脆好吃,只是这样的做法,估计讲究的食客会叹惜暴殄天物。
为什么司马懿听说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就知道他命不久矣呢?
我是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的一升到底是多少斤或多少克?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一天吃饭只吃三四升,就断定他命不久矣的出处在哪?
理清这两个问题,再回头看本题,就更加清楚明了。
其一、三国时期的度量衡一升的标准据考古的文物专家来研究汉朝的度量衡得出结果:
《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具体是这样计算的: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汉时的度量衡与我们现在的标准大不一样,那时的一升大约为200毫升,也就是现在的200克。汉朝的长度一尺相当于23厘米。所以七尺是很矮的,八尺及以上才能称得上高大威猛哦。
话说回来,一升为200克,诸葛亮一天的饭量在三四升,就是600克到800克,这样的饭量对一个身长八尺、常年行军打仗的人来说,每天半斤多一点的粮食,我们正常人一顿就要一斤的饭量,还加上平时的零食和水果,诸葛亮的一天的饭量相当于我们一顿的饭量,这是不是太少了点。
司马懿不止问了诸葛亮的饭量,还问了诸葛亮平常处理的事务《魏晋春秋》是这样记载的
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司马懿除了问了使者诸葛亮的饮食情况,还问了诸葛亮的日常办理事务,这个使者也是很可爱,问什么答什么,结果司马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使者回答罚二十以上的事务,诸葛亮都亲自过问办理,每天处理事务到半夜;这样的事无巨细、这样过度的操劳,再好的身体也撑不住,所以司马懿能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诸6葛亮为了北伐和蜀汉的大计,日夜操劳并十年行军打仗,这个身体早就垮了,结果在渭水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之际,病死了。如果没有这么操劳,诸葛亮再活过十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结语:通过这两点,我们知晓司马懿不仅仅是通过诸葛亮的饮食,更是通过诸葛亮的日常作息时间和事无巨细的处理事务,来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互相知根知底的,结果也如司马懿所料想,诸葛亮在过度操劳下,病逝在军中。感谢您的阅读,我是紫气东来,一个认真说历史的人,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