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是什么意思?
簋,汉字,读作:guǐ。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簋和簠有什么区别?
簋 gu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笔画数:17; 部首:皿; 基本解释: 簠 fǔ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笔画数:18; 部首:皿;
竹字头艮皿字底念什么?
竹字头艮皿字底,是"簋"字,读作:guǐ。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青铜簋,为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大碗,人们使用工具从簋中取食。在商周礼制中,青铜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一个竹字头一个皿字底一个戊?
一个竹字头一个皿字底一个戊是汉字簋,拼音念guǐ
部首 皿
笔画 17笔
笔顺 撇、横、点、撇、横、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竖、横折、竖、竖、横
结构 上中下结构
五行 木
五笔 TVEL
四角 88102
仓颉 HAVT
部外笔画12
字义解释
簋guǐ
(1)(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a round- 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
(2)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实(置于簋器的黍稷)
西周利簋怎么读?
xī zhōu lì guǐ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博物馆。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一个竹一个血一个良?
一个竹一个血一个良,这个字就是 簋,这是一个汉语二级字,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作 guǐ,声调读作第三声。
它的意思就是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颈、鼓腹、双耳。
该文字在《周礼·舍人》和《易·损》等文献均有记载。
簋,盙,敦怎么区别?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盙:[fǔ ]古代祭祀时用以盛黍稷的器皿。敦:[duì]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一个竹字头一个银半边?
簋:【guǐ】本做古代食器。圆口,圆足。无耳或有两耳‘也有四耳,方座,或带盖的。青铜或陶制。用以盛粮食。盛行于商周时期。
上面一个去,下面是器皿的皿,这个字怎么念?
簋,读作“鬼”(guǐ),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北京有个的餐饮一条街就叫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