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的例子?
汉语中异体字的类型存在差异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岳-岳、耻-耻、泪-泪、磥-磊、膻-羴,等。
2.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逼、徧-遍、逾-逾、咏-咏、误-悮、溪-溪.榜-牓、暖-煖、糠-穅,等。
3.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馈-餽、昵-暱、棹-櫂、猿-猨、梅- 、裤-袴、掩-揜、溯-泝、楠-枬,等。
4.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迹、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
5. 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 峰-峯、略-畧 、惭-慙、松-枀、秋-秌,等。
6.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 、册- 、皂- 、吴- 、叙- ,等。
【异体字是什么意思】异体字的含义是什么?异体字可以分为哪...
【答案】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例如:猫-猫(义符不同) 猿-猨(声符不同) 畧-略(声符、义符的位置不同) 岳-岳(会意字,形声字) 礮-炮-炮 从文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异体字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不同字形,即异形同词. 可见,汉字和汉语词的关系并非严格的一对一的关系. 二、异体字常见的类型(见上,在例子中) 另给一种比较科学一点的分类 具体的说,汉字异体字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其一是为语言中同一语词而造、在使用中功能没有分化的一组字,如泪—— 泪、覩——睹、徧——遍等.在异体字中,这类字数量多. 其二是造意不同,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法相同、功能重合的一组字,如散—— 、罪——辠、颿——帆等.这里,散、罪、颿等字的本义都没有文献用例,可能是字书的编者根据字形的造意推出来的——这也是这类异体字与一般假借字的根本区别所在. 其三是同一古文字形体由于传承演变、隶定楷化的方式不同,而在楷书平面上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形体,这些楷书字形之间构成了异体字关系.如儇——?、宜——宐、宿——?、更——?等. 其四是异写字.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早期的楷体而言的.异写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书写元素、也就是笔画上的差异,它不对构形模式、结构分布和构意产生任何影响.如《龙龛手镜》中的?——?——?——?. 其五是讹字.讹字是指传抄、书写过程中字形发生了讹变的字,——?——?等.一般的讹字不能看成异体字,但当它积非成是并进入字书后,讹字与相应的正字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便没有什么两样了.因此,这类讹字也应该看成是异体字中特殊的一类. 三、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几个字形原本表示的是否为完全相同的一个词. 第一,有些字常被借用,但不是异体字. 1、寔:止也,从宀是声.因本义少用而常被借用表“实”的“确实”等义. 实(实):富也,从宀贯声. 2、寘:置也,从宀真声.放置. 置:赦也,从网直.赦免(本义)→弃置→安置→放置→设置→置办 第二,有些字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不是异体字. 1、游:水中移动.不可写作“逰”. 逰:行走.可写作“游”. 2、获:猎取禽兽.不写作“获”. 获:收割谷物.可写作“获”. 第三,有些字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文献中常混用,但不是异体字. 1、修:干肉;与“修”通假.修:修饰、研究;不用于表示“干肉”. 2、升:容器单位,量器.上升.升:太阳升起、升平、上升 3、雕:猛禽、雕饰、凋零 雕(已淘汰):雕饰、凋零.凋:凋零、凋敝. 4、紬:chou2丝织品(异体字,淘汰);chou1抽引、引出.绸:chou2丝织品. 四、异体字处理的两种标准: 广义(宽式)标准:包括假借字. 狭义标准:不包括假借字.假借字不是异体字. 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采用的是宽式的标准. 凭:依几也.或作凴.——凭、凴互为异体字. 慿:怒也,满也.有时借表“凭”.异体字是怎样产生的?举例说明?
异体字就是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写法不同而能够被正体字所取代的字,异体字的存在是汉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来:由于汉字特有的造字原则和结构体制,创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众多并且分布的地面十分广阔,加之汉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因此,它所产生的异体字类型多、数量大,是理所当然的。 影响:异体字的使用、流行,给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整理异体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论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异体字也是繁体字吗?
两者分别对应简体字和正体字。这样是不是就比较好理解啦?不属于一个概念范畴,所以也不能说什么区别。繁体字,比如:一在金额里写作壹(感谢 @王恖聰 提醒,一不是壹的简化字,所以这一个例子不成立哈);繁体字诸如:車馬。异体字,比如:峰又作峯。现在的异体字应该叫俗体字吧,关于俗字研究的论著还是蛮多的,可以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