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一首诗,让大家知道你的家乡在哪?
刘秀起兵出南阳,
人称东汉面位王。
孔明抒怀《出师表》,
躬耕南阳天下晓。
锡禹挥毫《陋室铭》,
南阳茅芦无白丁。
写给故乡的情书短句?
当我 在盘踞多年的城市安家落户后,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一个游子,此前,我只是一个离家的孩子,用漂泊磨砺青春;当我在异乡浅浅的土壤里生下新的根须,那棵多年背于我行囊中的乡思树,才真正萌发思乡的芽,开出乡愁的花,此前,我只是怀着离愁唱着想家的歌。而我那深植于故乡庞大根系中的主根,岂是几个红本子和更新了地址的身份证所能斩断的?在我重复的离程归途中,妻儿是我厚实而全部的背囊。是啊,我将一个人漂泊成一个家,将故乡漂泊成天涯。
对故乡思念的优美句子,有关思念家乡的好句子
一、想家是一种心情。当你难过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知他们你的委屈;当你开心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喜悦;当你孤独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寂寞;当你成功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努力;当你想家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依恋是多么的深沉!二、离家的时候总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回家的时候那么的归心似箭,离家的时候总觉得那条路要走那么长时间,回家的路因为有妈妈的等待而变短。三、家是什么?众说纷纭。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家是宝盖下面养着的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记得在一个朋友的结婚典礼上司仪饱含深情的那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不是放钱的地方,家不是两个人凑合过日子的地方……四、家,是归来时爱人递过来的一双拖鞋;家,是孩子蹦跳着贴进怀中的笑脸;家,是餐桌上冒着热气的一羹一饭;家,是床头灯辉映下透着甜蜜的双人床……五、家,是浓浓的爱语;家,是絮絮的唠叨;家,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琐碎的日子;家,是一串串穿起挂在房檐下的红辣椒……六、夜好黑,天上只有一颗星星,它正努力地闪烁着它那微弱的光;地上有一盏灯,它放射出世界上温馨的光芒,那灯光亮起的地方,便是家的方向,是天底下温暖的地方。七、人不知鬼不觉中,心被家的丹青填的满满的,想说些永恒的祝愿给惦念的所有人跟物,然而话到嘴边却不能组成一句整的句子来表白心坎的感情。八、无论快乐或者忧伤,不管阴雨还是晴朗,家,始终在你我心上;你无须选择懦弱还是坚强,你无须被记得还是遗忘,家,总可以给你我无穷力量。九、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他们整个的世界,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只是一个家,可以回,也可以留在外面的世界里。却不理解,父母在家里承受了多少对子女的牵挂,多少思子之痛!十、我爱我的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每天一起床便会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当一放学,桌上便会摆上可口的饭菜;每当学习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每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总是不离我左右……这一切让我感到我的家充满阳光,无比温暖。十一、车子开出家门后,我努力不让自己流下眼泪,因为,这时,妈妈已经无法言语,满脸的泪水,深深刺痛我的心,我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流下来,如果我也哭了,那妈妈一定会痛哭失声,难以割舍!十二、真的要离家了,我感到无比的伤感,我不是因为怕离开而远行!我放不下的是对家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一句真心话:独自在外,请放心!十三、家,是港湾,走的远了便自然会回归,停泊的港湾;家,是依靠,累了倦了便躺进、陷进那软软的床,深深的沉沉的醉一回。家,是人永远的栖息地。更多经典伤感语录,请关注情感语录栏目哦。 转自www.lemonba.com柠檬美文网有哪些思念家乡的诗句呢?
《静夜思》、《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注释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
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句,有关思念家乡的好句子
一、想家是一种心情。当你难过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知他们你的委屈;当你开心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喜悦;当你孤独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寂寞;当你成功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努力;当你想家的时候,好想和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依恋是多么的深沉!二、离家的时候总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回家的时候那么的归心似箭,离家的时候总觉得那条路要走那么长时间,回家的路因为有妈妈的等待而变短。三、家是什么?众说纷纭。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家是宝盖下面养着的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记得在一个朋友的结婚典礼上司仪饱含深情的那句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不是放钱的地方,家不是两个人凑合过日子的地方……四、家,是归来时爱人递过来的一双拖鞋;家,是孩子蹦跳着贴进怀中的笑脸;家,是餐桌上冒着热气的一羹一饭;家,是床头灯辉映下透着甜蜜的双人床……五、家,是浓浓的爱语;家,是絮絮的唠叨;家,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琐碎的日子;家,是一串串穿起挂在房檐下的红辣椒……六、夜好黑,天上只有一颗星星,它正努力地闪烁着它那微弱的光;地上有一盏灯,它放射出世界上温馨的光芒,那灯光亮起的地方,便是家的方向,是天底下温暖的地方。七、人不知鬼不觉中,心被家的丹青填的满满的,想说些永恒的祝愿给惦念的所有人跟物,然而话到嘴边却不能组成一句整的句子来表白心坎的感情。八、无论快乐或者忧伤,不管阴雨还是晴朗,家,始终在你我心上;你无须选择懦弱还是坚强,你无须被记得还是遗忘,家,总可以给你我无穷力量。九、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他们整个的世界,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只是一个家,可以回,也可以留在外面的世界里。却不理解,父母在家里承受了多少对子女的牵挂,多少思子之痛!十、我爱我的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每天一起床便会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当一放学,桌上便会摆上可口的饭菜;每当学习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每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总是不离我左右……这一切让我感到我的家充满阳光,无比温暖。十一、车子开出家门后,我努力不让自己流下眼泪,因为,这时,妈妈已经无法言语,满脸的泪水,深深刺痛我的心,我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流下来,如果我也哭了,那妈妈一定会痛哭失声,难以割舍!十二、真的要离家了,我感到无比的伤感,我不是因为怕离开而远行!我放不下的是对家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一句真心话:独自在外,请放心!十三、家,是港湾,走的远了便自然会回归,停泊的港湾;家,是依靠,累了倦了便躺进、陷进那软软的床,深深的沉沉的醉一回。家,是人永远的栖息地。更多经典伤感语录,请关注情感语录栏目哦。 转自www.lemonba.com柠檬美文网对同家乡的表白用家乡话还是普通话好呢?
要看你们是怎么环境认识的,就是你们环境语言是什么。如果是学校学妹或者同学,用普通话。如果是老乡朋友聚会上,那你们当天一开始是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如果你们所在的大集体用普通话就用普通话。知道你在看他家乡话有亲切感之类,但其实这并不重要,不唐突自然而然才是好的。就算不说家乡话,只要她知道你是老乡,说不说家乡话照样是老乡。如果是在家乡见面,说家乡话也是可以的。工作环境或者两人都在外地就不要了,顶多偶尔说两句就好。
请问有哪些描写思念故乡的古诗,还有这些古诗的意思?
《静夜思》、《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 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注释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描写思念家乡古诗
《静夜思》、《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注释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