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史上留学第一人是谁?当属大唐唐僧。而且,他西行留学,还是一场名不正言不顺的偷渡。
唐僧踏上西行之路,是在李世民掌管大唐的第一年。出于考虑,李世民曾下令禁止所有人出境。
唐僧却不顾自己安危,毅然偷渡出关,究竟为哪般?
唐僧生于隋朝,俗姓陈,叫陈祎。他五岁丧母,十岁又丧父,幼年时期家道中落,十三岁,他便跟着哥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了,法名玄奘。
玄奘法师自幼聪明,悟性高。出家之后,对那些佛法理解得特别快,妥妥的一小神童,声誉一下传遍了整个洛阳。
玄奘法师看了许多F教经典后,认为这些义理有所曲解,很多被翻译过来的内容是错误的。
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为了寻求真相,他决定出国留学,一定要到F教发源地,古印度的天竺去求得真经。
求学心切的玄奘法师,等不及大唐的发展开放,28岁那年,也就是李世民刚掌管大唐的第一年,他便跟着逃荒的灾民偷渡出境,踏上西行求学路。
据史书上记载,玄奘法师的留学路上,并没有能为他排除艰难险阻的角色,他就是的主角。这条路的艰难,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熟知的九九八十一难。
在穿越一个大沙漠时,玄奘法师的求学之路就险些止步于此。
八百里的沙漠中,天上看不见飞鸟,脚下也无水草,寸木不生,人迹绝至。只有一匹识路的马驮着他,慢慢行走在茫茫沙漠中。
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玄奘法师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轻声吆喝马停下。他从马上下来,打开简单的行囊,拿出水壶准备喝口水。
刚拧开水壶盖儿,不知怎么回事,他的手一滑,水壶掉落,翻倒在沙子上。玄奘法师赶紧蹲下抢救,水壶里本就不多的水已经流了出来,一下被“渴极”的沙子给“喝”了。
玄奘法师捡起水壶,笑了笑,仰头将水壶里仅剩的几滴水滴进嘴里,抿了抿嘴唇后,将水壶收进行囊重新上马,继续赶路。
一路上,他没有遇到任何救援,他眼里的世界,只有漫漫黄沙。马驮着他,从白天走到黑夜,再从黑夜走到黎明,在“沙沙”声响中,他熬过了一天又一天。
一天午后,玄奘法师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中。他的马声声长嘶,也没能唤醒主人,只好静静地守在他的身边。
好在夜晚来临,一阵冷风吹来,被吹醒的玄奘法师这才艰难地起身,亲昵地摸了摸他的马,又接着赶路。
玄奘法师坚持走了几里路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泉眼。他会心一笑,赶紧下马来,用手接上泉水便“咕咚、咕咚”地喝上了。也难怪玄奘法师这般“无雅”,他已经五天四夜滴水未进了。
就这样,玄奘法师得以获救,后地走出了大沙漠。
如果这次沙漠之行,还有泉水可遇让他化险为夷的话,那后来的那段大雪山之路,玄奘法师走得是九死一生。
那座雪山常年积着厚厚的雪,路滑难行不说,还得随时避让山上砸下来的冰块。如果避让不及,恐会滑落到身边的万丈深渊,万一再发生雪崩,更无躲避之处。
玄奘法师进入雪山的时候,和他同行的有30多人。他们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有的地方实在过不去,他们就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地爬过去。
走了一天,他们不过走了一里地远。夜晚来临,玄奘法师和同伴们不得不停下来,随便支一个简单的帐篷,就是歇脚的地方。没有保暖装备,玄奘法师只能在无边的寒冷里,眼睁睁地熬到天亮。
就这样,玄奘法师和同伴们冒着艰险,忍着寒冷,在雪山上行走了一天又一天。即便大家极为小心,到后,只余十几人,另外,十余人永远地留在了雪山。
像这样惊险的路途,玄奘法师经历了很多,至于那些微不足道的困难,就不值一提了。
然而,不管前方是什么样的路,玄奘法师从不抱怨,更无退缩。他向西行的脚步,没有停歇片刻。
他一直告诉自己:宁可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
正是他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几年的时间,走到了目的地,完成了史上难行的留学路。
终,学霸玄奘法师不仅求得F教真经,还成为了当时留学印度的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大大小小的留学生辩论赛中,玄奘法师没有输过一次。
渐渐地,在整个印度,玄奘法师的大名家喻户晓,人们奉他为先知,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
玄奘西行求学,留给我们太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身上那种对理想坚定不移、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就是指引世世代代追梦人成功的真经。
当下,如果你正抱怨逐梦好难,那就想想玄奘法师的西行路,是不是一下感觉那都不叫事儿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