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死后,宋美龄赴美住在纽约长岛的一栋豪华别墅中,只是在1976年4月2日,为了追念蒋介石周年,特别搭乘“中美号”专机返回台北。待追思礼一过,她再度返回美国,一住就是十余年。
随后,像蒋经国就任“”、国民党“双十节”的七十大庆、国民党的十一大,十二大等重大活动,都曾请宋美龄回台捧场,均被她婉拒。
1978年,蒋经国就任第六届“”前,某些人士曾认为宋美龄能返台参加就职大典,并祭悼蒋介石。但是,宋美龄并未成行,只是从礼节出发,于4月1日致函蒋经国,理由是“深恐睹物生情,哀思蒋公不能自己”。
在美的十余年中,宋美龄的活动都不公开,经常可以见到她的只有的妇女们,以及的遗族子弟们。例如,每年宋美龄生日一到,全美国民党将领遗族子女们都会从各地赶到长岛为她过生日,而且,每次的聚会,至少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至于其他公开露面,只是在70年代后期,宋美龄所欣赏的陆以正在负责纽约新闻处时,曾举办过一次画展,她亲临观赏,以后就再不曾露面。
宋美龄在美期间还有多位侍从秘书,大部分是由派来的,其中有不少是蒋纬国的亲信。这些人除了为她安排生活琐事之外,主要任务就是替她整理文件。例如,宋美龄每年给辅仁大学毕业典礼的贺词,就全部是由秘书代劳并送回的。
虽然身居海外,可宋美龄对的情况,尤其政治事务方面的发展甚为关注。每每有来访的人士,她必探询岛内外的政局。而且,她在有几位当局的重要人物作耳目,所以虽身在美国,但与的联络一直畅通无阻。
宋美龄与台岛的来往靠的是她以前在时培植的那批“夫人派”。例如,当年任“府”秘书长的沈昌焕、在美国“北美事务协调会”主任钱复、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驻纽约“总领事”邓权昌,以及妇联会的钱剑秋等人。
他们会经常到宋美龄的美国别墅中走动走动。例如,钱复常常抽空到纽约探望宋美龄,并代表当局向她问安。
深受宋美龄信任的邓权昌,在宋美龄旅居美国十余年间,一直奉命照顾宋美龄的一切。宋美龄凡有所需,基本上均由邓包办。尽管宋美龄身边有女秘书及其他随从,但若干对外事务,仍由其秘书通知邓权昌来办理。
政界与妇女界人士赴美时,多半都要到纽约宋美龄的寓邸向安,但不是每个政要都有被接见的“殊荣”。妇女界能够见到宋美龄的已经不多,只有像钱剑秋、王亚权、赵筱梅等人。
赵筱梅这位昔日曾为宋美龄负责过育幼院工作的心腹人物,每次专程来访,均能获得一晤。
一直被宋美龄扶助、主持国民党妇工委的钱剑秋虽年事已高,很少访美,但一旦到美,必能受到宋美龄的“幸见”。
王亚权会被接见的原因在于其执掌妇联会事务大权,而妇联会又是宋美龄到后一手创办和一直把持的群众团体。
1985年5月,钱剑秋赴美,给传播媒介带来了有关宋美龄的近况消息,特别是拍回了不少与宋美龄合影的照片。一时间,宋美龄又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有人评论说,从照片上看,宋美龄较十余年前离台时稍呈老态,但精神不差。
在蒋家后人中,得宋美龄宠爱的是蒋经国的三儿子蒋孝勇。蒋氏家族如果有什么信息需要转达给宋美龄时,蒋孝勇是信使,而且他几乎每年都要前往纽约拜见宋美龄一次。
另一个受到宋美龄关切的蒋家人就是蒋纬国,所以蒋纬国十余年来,也曾若干次赴美向这位继母问安,回报宋美龄对他的关怀。
其他晚辈中,以居住在旧金山的蒋孝章一家人探望宋美龄的次数为多。蒋经国对这位继母也算是恭敬有加,十余年间对宋美龄在美的生活状况颇为关切,不时关照手下亲信赴美探视。
1985年,宋美龄又过了一段十分烦心的日子。年初,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撰写的《宋家王朝》出版,很快便成了畅销书。
作者称:本书是第一部宋氏家族的传记,它第一次考证了宋家的积极贡献和被长期隐瞒的阴险活动。把宋家成员集中起来作为单一主题来研究,不难看出,他们在取得权力的道路上是如何互相提携和互相倾轧的。
宋美龄认为该书诬蔑丑化了蒋介石及孔宋家族,简直无法容忍。于是,她先是遥控岛内外的若干名教授联名给美国各家报纸登载启事,驳斥西格雷夫取材不当与见解偏颇。由于这些文章没有提供恰当的反证,所以自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果,反而为西格雷夫的新作大作了广告。
随后,宋美龄又在一个名叫黎东方的作者发表的驳斥《宋家王朝》的作品上大做文章。黎东方的作品在写好之后,通过的秦孝仪,送交纽约的宋美龄作了删改和增补,因此受到蒋、宋、孔家人相当地重视和好评。
总体说来,宋美龄在美十余年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对外事务有“外交部”人员代劳,对内则由贴身秘书助理,通信有中文、外文两个要员负责(中文由秦孝仪负责,英文由沈昌焕负责)。可以说万事不操心,这大概就是她能长寿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