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的评价来说,李鸿章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鸿章历来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
从文人的角度来说,他是卓越的;从军人角度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 他为这个地球上古老、人口多的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从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相终,晚清时期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印记;《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而后缔结, 他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
李鸿章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他热衷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聚集一批军政人才为其所用;有同僚称其可杀,康有为拒绝他加入强学会,孙中山向他上书变法,如此等等,使得李鸿章的一生极富传奇性。
然而说起晚清的李鸿章,人们会想到“卖国贼”,想到“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
01 有文化有觉悟的读书人作为一个有文化有觉悟的读书人,他在面临分裂的时候,弃笔从戎,编练新军,维护了的统一, 政权的稳固:1851年在金田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五年内迅速席卷中国富庶的江南地区,并数次打破清军对它的战略包围,逐渐形成与北方满清正统政权相抗衡的农民政权,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和政权稳固。
1860年,因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政府失去了长江中下游制约太平军的后一支力量。应钱鼎铭的邀请,曾国藩 转商于李鸿章,着手招募并组建淮军,终成为抵抗太平 军进军上海的重要力量。
02 开展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作为一方大员,他在国难当头时积极改良现状,在不触及国本的情况下,带头发起了近代一场由上及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李鸿章在率领淮军于上海抵御太平天国的实战过程中感到西洋军械的威力,开始了早期的改良摸索,在军制上,他从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使得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在管理上,他罢免了以杨坊为代表的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 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
其后随着他地位和权利的上升,淮军逐渐承担国防军的责任,而其淮军将领、幕僚,以及志同道合的官僚便形成了当时实力强的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启了洋务运动。并在相关领域取得良好的果,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让清庭在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国内的一系列军事与民生的变革使中国军队得以转变为使用近代火器的军队;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改变满清的命运,但却提升了它的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侵略,维护了政权的稳固; 洋务运动虽然终失败,但却种下了学习西方的“星星 之火”,同时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03 迟暮帝国的肱骨之臣作为一个迟暮帝国的肱骨之臣,在风云变换之时,他敢于抛弃自己所有。
李鸿章曾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但是从处理天津教案签订《中日修好条约》后,先后签订《中英烟台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也成为他被人骂作“卖国贼”的主要原因。就如同他对自己的评价一样,“我办了 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俯仰一时。”
总结
李鸿章作为一个通过八股取士起来的官员,虽然没有彻底革命,但是也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色彩。
他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行为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传统文化上采取彻底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 即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与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所以,李鸿章身处晚清时代,适逢内忧外患之际,在皇权的重重压制之下,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中, 没有实现其抱负, 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时势可以造英雄,也可以毁英才!
历朝历代真正能担得起谥号“文正”的臣子有几人?
唐朝时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到了宋朝,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元朝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明朝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清朝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魏征是历史上早得到文正谥号的人。司马光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既然是“谥之极美”,所以皇帝在给出这个谥号时也是很谨慎的,而且谥号是盖棺定论,总结此人一生的成就及贡献。可受赐封,既能担起。
形容一个人惰性的句子?
总想着天上掉馅饼,哪有这种好事儿。
这句话是经常听到的俗语。用来讽刺那些懒惰成性,不思进取,却又对比他好的人羡慕、妒忌的人。
美好生活,成功和财富,都是努力拼搏奋斗争取来的,不是守株待兔撞大运得来的。
种庄稼的农夫都懂得:人勤地不懒。努力耕种勤锄草,勤施肥浇水,地里才会多打粮食。
不去精心管理,终田里就成了荒芜的杂草地 。
一个稍有不顺就对家人大吼大叫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稍有不顺就对家人大吼大叫的人,一般都有这样的特点。
一,比较自私。这样的人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情绪低落就会把不开心发泄到家人身上,把家人当做他的出气筒,不顾家人的感受,可能一点小事就会惹他不高兴,或者成为他爆发脾气的导火索,完全没有理性和涵养。
二,性格懦弱悲观。这样的人遇到事情,不会去想办法积极的解决,而是喜欢悲观退缩,遇到事情自己处理不好的时候,或者遇到棘手无法解决的事情,就会找发泄口,但是对外人不敢发泄,只好回家对家人发泄,以此来减压。
三,没有爱心。这样的人比较冷漠,缺乏爱心,对于亲情也比较淡漠。在他眼里只有自己,遇事不会考虑家人的感受,凡事只想着自己,只要家人做的事不碰他的心思,就会对家人大吼大叫,以此来引起别人的重视,好让别人以他为中心,这样他才会高兴。
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首先必须有一颗包容的心,对他多加宽容,遇事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只有忍让才能让家庭和睦,毕竟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遇到他无理取闹的时候,以柔克刚,不要和他针尖对麦芒对着吵闹,当他冷静的时候,再和他摆事实讲道理,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时间长了,在你的感化下,肯定会有所改变。
你认为“严师出高徒”之“严”指的就是严厉甚至打骂吗?
严师出高徒,主要含义理应是千方百计的促使,严格的要求,管束的更严点,以达到佳果,而并非是打骂,严和打骂是不等同的。
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中国铁路之父,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他的主持下,京张铁路成功修建,京张铁路的建成,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詹天佑,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茶商家里,因为家境贫寒,自幼又体弱多病,但他聪慧好学,深受他父亲的喜爱。后来清政府洋务派选拔聪颖幼童到西方学习科技。11岁的詹天佑,报名被录取。被送到达美国,开始了他的异乡求学,聪明的他,克服了孤独与彷徨之后,詹天佑发奋读书。如1875年考入处丘房高级中学,到1878年毕业时,他的成绩排名全校第二,全班之首。是幼童学生中的佼佼佼者。后来詹天佑考入的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专攻土木工程。1881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该专业的学士学位。他也是全部幼童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仅有的两个人之一。后来学成归国的他,走向了的科学报国的道路。为中国早期的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世称为中国铁路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