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兽类反人类的小说?
温柔的野兽(男主原身是豹子);狐作妃为:误惹妖孽殿下(男主原身是狐狸);我抓住了他的尾巴(男主原身是狐狸);咳咳还有一本男主原身是猫,剧情也还可以,不过比较h,不适合18岁以下的观看,我就不明晃晃地列出来了,如果想要看的话可以私我要书名(以上都是bg文 happy ending ,暂时想起来这几本,如果想起来了再来评论)
有没有遇到反人类校规或奇葩领导老师?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736437416623724825,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3ff0003b6a198e1ebb9", "thumb_neardup_id": 13062491010317928768, "neardup_id": 1939859209408221167, "vid": "33cc13856fdb42388a524c8ddac540ad", "user_id": 5887853006,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53ff0003b6a198e1ebb9",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56d00100d5f505aa0b4",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07129673921593863, "vu": "33cc13856fdb42388a524c8ddac540ad", "duration": 155, "media_id": 5883413859, "group_id": 6507129673921593863, "hash_id": 1939859209408221167, "vname": "1.41 u6821u89c4.mp4", "md5": "a1b988cef40e7a9fc58108abf841ef05",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55.08,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8177965}, "ultra": {"duration": 155.08,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5706931}, "normal": {"duration": 155.08,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5721939}}} --}
虽然上学时候的部分校规让人恼火,但绝大部分校规还是以学生和学校秩序为出发点的。当然了,总会有些匪夷所思的规定打破常规,让Eyeopener带你来见识一下吧!
日本校规。外人看来,日本校规严苛到不近人情。学校课时上六休一,暑假只有五周。虽然从1992年开始,政府宣布改为双休,但真正执行的寥寥无几。整座学校包括卫生间在内的卫生全部由学生清洁。
中国式午休。30分钟的午休据说能提高记忆力,趴桌上睡觉因此成为中国校园的独特风景线,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睡姿会导致肌力生长不均衡以及脊椎问题。不过比起孝感一中高考生集体输营养液来,瞬间输了。红色笔禁令。英国康沃尔的校方认为红色是刻薄色,规定教师不得使用红笔批改作业,。还规定不管课业有多差,教师的评语必须有两到三个肯定词汇,免得伤害学生的小心灵。学生则一律用粉色回复老师。电子追踪器。美国学校的旷课率与教育经费直接挂钩,于是休斯顿两家学校想出了让所有学生佩戴电子追踪器的高招。学生在不在教室一目了然,bug就是:个别调皮分子会把追踪器留在教室,人早跑到不知哪里去了。禁止自拍。2010年,英国沃特福德一所学校,为了避免长的不好看的同学遭到网络霸凌,彻底禁止了校园内外的拍照。这意味着毕业照,运动会,校庆日从此不会有一张纪念相片。禁止讨论升学话题。出于照顾沮丧的落榜生,纽约几所高中联合规定:学生不得讨论任何大学相关的话题,发微信也不行,暗示也不行。没有输赢。同样是为了不伤害幼小的心灵,超过半数的英国小学,已经把体育比赛的评分标准改为全部获奖,一个不落。有些家长觉得不太得劲,毕竟学会坦然接受失败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上课禁止方便。芝加哥这所学校认为,学生上课途中上厕所是为了逃课。因此规定:每学期上课途中去洗手间不得超过三次。经常闹肚子的EyeOpener觉得。这简直就是噩梦!禁止交朋友。伦敦的私立精英学校—托马斯学院,也就是乔治小王子年代学校,禁止学生成为彼此的好朋友。理由是如果拥有了死党,你就不会和其他人亲密接触,从而造成社交圈狭窄。你们学校奇怪的校规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为何说白磷弹是反人类的武器?
反不反人类先搁一边,我觉得许多人对白磷弹存在误解。
白磷弹的确令人触目惊心,但它可能没你想的和看的那么可怕,这种武器也远达不到反人类的程度。
不得不说有些电影对白磷弹起了极大的渲染作用。
如《我们曾是战士》中,有美军士兵挨了白磷手雷,结果白磷火焰在他脸上如跗骨之蛆般燃烧,一旁的战友不得不拿刀子往外抠,场面甚是可怖。
这种白磷手雷是美国人自己的东西,名叫M34白磷手雷,人送外号“Willie Pete”,是由美国的化武工厂“落基山兵工厂”开发制造的。
在越南和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曾广泛使用M34手雷,至今美军中仍然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包括海豹突击队都在装备。
这类白磷手雷并非为炸人而开发,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拿来破坏器材和纵火(海豹突击队装备它们就是为了在必要适合毁掉敏感的通讯设备和装备)。比如报废对方的大炮,熔毁缴获的***,快速烧掉对方的卡车,便捷地给油库点火,甚至是……毁尸。
白磷手雷在越南频繁的用途其实是对付地道。越军频繁的利用地下坑道与美军作战,因此美军需要一种能快速造成坑道窒息的武器。白磷弹能散发出巨大的可造成气管衰竭的有毒烟雾,能形成难以扑灭的火焰和800-2800°C高温,省事儿。
虽然被白磷手榴弹炸到会相当凄惨,但单论杀伤力它其实不如破片手榴弹;它也不违反任何国际法,只是被认为打了擦边球,而且杀伤应过于残忍。
还有电影《狂怒》,美军在攻略一座小镇时遭到德军地堡惨痛杀伤,愤怒的M4坦克将一发白磷弹打进了德军地堡,顿时浓烟中冲出一堆浑身“星光灿烂”的德国兵,他们惨叫哀嚎,美军还要“别开枪,让他们烧”。
实际上这种白磷炮弹主要的功能是发烟,战场上并不少见它们的身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白磷是重要的发烟弹材料。诺曼底登陆时,美军就派遣了专门使用白磷弹的化学工兵连上阵,用迫击炮为己方设置视觉屏障。
《狂怒》中的谢尔曼坦克在遇到虎式坦克时也体现了这种战术,他们马上打出了白磷弹,用浓烟遮蔽了虎式的视野,争取了那么一点点时间。
拿白磷弹打地堡里的敌人,只能算是一种在战场上被开发出的装备战术罢了,但相比真正的火焰喷射器或坦克高爆榴弹,白磷弹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靠谱的玩意儿。
今天的坦克装甲车辆依然装备白磷弹,除了从炮口打出去的发烟弹外,还有通过榴弹发射器打出去的。尤其是后者,能迅速在坦克周围炸出一片弹幕,切断对方的红外激光制导。
如果翻看越南战争的纪实画面,也能看到一些投掷白磷弹的场面,不过大都是与凝固汽油炸弹一起混合使用的。白磷炸弹能制造巨量的白烟,星星点点的白磷火焰像天女散花一样飞溅,这让躲在密林中的游击队员不得不逃出藏身地,否则有很大的几率窒息。
也正因为美军如此肆无忌惮的使用白磷弹,让白磷弹从一种工具装备和发烟弹从概念上变成了“具有杀伤性的化学武器”,以致不断惹出非议。
我们也不用给美国辩护,越南战争时美军的白磷弹、橙剂、凝固汽油弹是三大没良心法宝,不仅杀伤惨烈,还贻害无穷,丧尽天良。
今天电视屏幕上也有白磷弹,美军、以军、叙军、俄军都有使用白磷弹的电视画面,但电视上看到的白磷弹并非什么大杀器,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驱散武器使用。
这类白磷弹选择在空中炸裂,等落到地面以后白磷火团已经烧掉大半,这些火团会像游戏里的流星雨那样砸到地面,四处灼烧滚烫,一旦点子背,被糊到身上脸上,这辈子都活不痛快。
同样,这种白磷弹也带有其标志性的白色烟雾,味道难闻,所以很容易把人从屋子逼出去。按照以色列军队使用的经验,它们是催泪弹的次级武力,能在尽量少杀人的情况下,把区域内的人群群赶走,因为没人不害怕这种流星火雨,“震慑作用特别好”。
再过度渲染白磷弹的危害就不合适了,毕竟大部分白磷弹都是打着“烟雾弹”幌子的东西,它们的威力实在不值得大吹特吹。嫌白磷弹杀伤大的,可以试试集束炸弹、空爆榴弹的场面;军队打仗也不会把宝贵的扬炮灰上天的机会让给软绵绵的白磷弹。
一般来说,目前对白磷弹的约束很小,没有什么强力的国际法能审判使用白磷弹的行为,尤其是它们被冠以“发烟弹”、“照明弹”、“驱散弹”的名称后,不相干的就更管不着了。
所以,如今许多白磷弹受害国控诉时,能拿出来的国际法也就《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然后他们会极力强调白磷弹的毒理作用,强调它们是“化学毒剂”而非“烟雾弹”。
如果要通过被火焰烧灼的惨状来控诉白磷弹,那么通常人们会选择《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法》,如“人权观察组织”就曾经发过《火雨:以色列在加沙非法使用白磷》的文章。但还是那个问题,控诉太乏力了。
国际上嘴炮打得响的材料是《联合国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的第三号文件《禁止或限制使用燃烧武器议定书》。
这个议定书对“燃烧武器”进行了具体定义:
“任何武器弹药,其主要目的是使用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击中目标时,引起火焰、热力、或两者兼有的物质,使击中的目的物燃烧或引起人员烧伤”,即被认定为燃烧武器。
问题是,这个议定书同样加了个1-b注释:
燃烧武器不包括:
1.可引起偶发燃烧应的弹药,例如照明弹、曳光弹、烟雾弹或信号弹等。
2. 旨在结合贯穿、爆破或破片飞散果并附带具有燃烧果的弹药。意思很明确,人类有几个武器不带火的?要是TNT炸出的火或穿甲射流都算火的话,那人类不用打仗了。信号弹、照明弹、烟雾弹、曳光弹不算燃烧弹。也就是说,只要咬死所用的白磷弹是“烟雾弹”、“曳光弹”,那么它就是“偶发燃烧应”,就不需要为什么残酷杀伤负责。战场从来也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历来胜者为王败者食尘,伊拉克还控诉过美军使用中子弹呢,美军也说是“白磷弹”。等到伊拉克政府被美军彻底消灭的时候,再也没谁说什么了。其实战争这档子事儿从来都是反人类的,人类在战争中失去的远比所得到的多。与众多的常规大杀器比起来,白磷弹就是个弟中弟,人们所厌恶的,是白磷弹那赤裸裸的,的凶残。苹果电脑的系统简直反人类,为什么有人说好?
哈哈,举个例子吧,其实咱们中国人用的筷子在西方人眼中也是反人类,可咱们就觉得很好用啊。一句话,习惯问题。刚出的win10系统好多人也说反人类,但你用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
为什么李毅这类“学者”可以做到毫无人性?
前几天,一位所谓的旅美学者李毅的言论引起了网上一片骂声。
此人在参加某论坛活动演讲时“豪气干云”地宣称:
“···因疫情死了四千人,跟美国死二十二万人一比,就等于一个人没死,差不多也是接近于零感染零死亡。十四亿人死了四千人,根本等于没人得病,没人死嘛,哈哈哈···”
这说的是人话么?
李教授恬不知耻地打着爱国旗号,消费在疫情中不幸逝世的同胞和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将人的生命视为冰冷的统计数字,甚至可以大笔一划约等于零,在和美国对比后轻松愉快的“哈哈哈”。
疫情严重的时期才过去半年多时间,很多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寒冬,那些逝去的人已经成为李教授口中的“一个人没死”。不知逝去的四千人的亲朋听到这些混账话该作何感受。
在李教授口中,这四千人的生命就是为了和美国作对比而出现的,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01
谁属于“资本的力量”?
在该视频通过网络和某官媒发文后迅速发酵,李教授面对大众的批评和谴责没有一点愧疚,反倒自我感觉良好,态度极其猖狂。
▲ 有兴趣的可以移步B站看看李教授怒斥《新京报》 截图源于网络
在上面这个“怒斥《新京报》”的视频中,李教授查了半天,在没发现该报有“体制内的背景”后,开始发飙大骂《新京报》。
由于李教授正在气头上,说话不仅聒噪还有点语无伦次,所以笔者贴心为大家归纳了大意:
“你想清楚,我告诉你,你一个资本的力量, 党管不了你,政府管不了你,军队管不了你,任何人民团体管不了你。你想黑谁就黑谁,想糟蹋谁就糟蹋谁,想侮辱谁就侮辱谁,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你胆大妄为! 你太胆大了! 你以为你是谁!···”
在这段不到9分钟的视频中,李教授还扒出来《新京报》的后台——资本。
“你新京报就是个资本的力量,···谁也管不了你新京报,你们新京报是一个资本的力量,新京报我说的对不对,我这是视频,说的不对你到法院告我,我重复一下 ……”
李教授还在视频中表示要和发文“黑”他的《新京报》记者熊志“对决”。那么问题来了,被李教授这么骂的《新京报》背后真的是“资本的力量”吗?
笔者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上网搜索《新京报》官网。
在其官网上是这样介绍的:新京报2003年创刊,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到2011年,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市市委宣传部。
▲ 《新京报》的自我介绍 截图源于网络
嗯,只能说李教授碰瓷找错人了。既然《新京报》是属于官方主流媒体,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李教授的背景。
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有一个李教授的个人官方账号。
▲李教授的个人官方号 截图源于网络
从该账号主体可以看出,这个名为“李毅看世界”的公众号属于北京中易网天技术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还在后面。顺藤摸瓜,笔者还找到几个熟人,他们和李教授一样,同属于这个公司。
▲李教授和金教授、于力是同事关系 截图源于网络
有能力把这么多“正能量”大V招致麾下的这家公司,这才是李教授口中“资本的力量”。
笔者再去网上查了查这家名为“中易网天”的公司,实际是由原Anti-CNN.com网站的创始人饶谨所控制。
▲比较的网民可能会对“四月网”熟悉 截图源于网络
可以说,这些人之所以能在各大网络平台兴风作浪,除了靠紧握“爱国”“传播正能量”的大旗,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02
李教授们的“金钟罩”
李教授能如此嚣张,源于他练成了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金钟罩”。
虽然笔者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但是,练就了“金钟罩”的李教授们并不会觉得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和羞愧。
他们只要认为自己立场是“爱国”、“正能量”就可以套上“金钟罩”从而天下。
练这种“神功”的人除了李教授以外,其实还大有人在。
有一群所谓的作家学者,总是打着“爱国”的幌子,一发生天灾人祸就蹦出来表演“丧事喜办”的绝活儿,他们总能运用烂熟于胸的中式“辩证法”从灾难中发掘出所谓的“积极一面”。
人间灾难一旦经过他们的笔和口,不仅不苦不悲,还能咂摸出甜味来。
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某鬼魂派诗人,创新性地以遇难者的口吻歌功颂德、大拍马屁,甚至写出了“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这种令人生理不适的话来,真是无耻之尤。
▲嗯,典型的文章 截图源于网络
还有今年年初的澳洲大火,咪蒙旗下吃烂饭的公众号“青年大院”发布了那篇《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x!》的奇文。
他们的文章和李教授的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恰烂钱罔顾事实、美化灾难,大吃人血馒头,不断突破人性的底线。
03
它们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这些魑魅魍魉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丝毫没有愧意地说出这些极其反人类的话来?
如果你仔细观察网络上的声音就会发现,当大多数人批判指责这些人的毫无底线、毫无人性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支持他们。
▲这些玩意儿的套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招,多年来不见长进 截图源于网络
笔者在一篇批评李教授的文章评论区里,就看到很多人说“不要断章取义,中国人要团结一致,搞无谓的内斗”、“大家都知道李毅是什么意思,虽然用词欠妥,但也不用上纲上线”,更有甚者毫不掩饰地支持李毅的观点“美国人死那么多,是他们自己作死的,和他们比,我们中国可不就没死人嘛。”
通过这些支持者的声音可以管中窥豹,就是李毅这样的人在中文互联网中有其滋生的土壤和根基,正是有一部分人会去支持李毅们的观点,才会使这些人就像跳梁小丑一般一直在大家眼前作妖。
而分析这部分人支持他的理由,其实异常的简单,就是因为李教授的立场是“爱国”的,所以就算他说出了反人类的话,也不过是用词欠妥,李毅的用意是“好”的,都怪某些屁股歪的媒体故意带节奏、上纲上线,来陷害“爱国”的李教授。
笔者只能化用罗兰夫人那句的遗言:爱国,多少人罪恶假借汝之名而行。
▲眼看舆论倒向不利于自己的一方,就把对方打成废青 截图源于网络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不是某些人拿来利用的“财富密码”和“符”。
而我们更要有理性的判断,千万不要简单地通过“口头上爱国”来定义一个人,一个人嘴上天天挂着爱国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然后对“好人”全力维护,不管说什么都是对;对“坏人”赶尽杀绝,不管说什么都是“别有用心”。
通过所谓的“立场来定义一个人”,这样的逻辑太过危险,后只会成为卑鄙者肆意利用的韭菜和棋子。
而爱国的前提应该是爱人,爱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要记住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和你我一样也是都有血有肉的人,有父母有子女有亲人,而不是拿来佐证我们更的冰冷数字。
“仁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像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是李教授在疫情期间失去了至亲,他还能笑着说出同样的话么?
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熬过了的灾难,但这并不是赞美灾难的理由,因为不管再怎么粉饰再怎么发掘“正价值”,灾难就是灾难。
结语
日本导演北野武说过:“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个事,发生了两万次。”
我们逝去的四千多同胞,在他们背后是四千多个失去亲人的家庭,试图从灾难中挖掘出所谓的正价值,或是大搞丧事喜办,都是对死者的亵渎,是对生者的二次伤害。
▲“···打过去,无非是死几个人嘛,我们现在14亿人,多死几个,少死几个,现在都是14亿人,我们亏大了···” 视频源于网络
而这些能在灾难中找到“正价值”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特点,那就是:他们永远沉醉于宏大叙事,只要我们能实现所谓宏伟的大目标,大理想,比国外厉害,就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人,所有人和物都能成为实现“大目标”的代价。
笔者只想问一句,如果有一天,大目标想让这些人成为“代价”,他们还会这样想么?
(END)
如何评价所谓的“人类是地球的病毒”这种极其愚蠢反人类反智的恶心言论?
自人类在地球上安家以来,人类族群之间就展开了争夺。
当然,这种争夺是早期人类内部的一个势力管辖权划分,对地球资源没有太大影响。
但是,在近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人类利用自身发达的头脑,无休止地开展了对地球资源的开采,使用。
因为需要提炼或使用这些自然资源,使用煤来发电,提炼石油来开动轮船汽车,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对地球的一些局部地区,形成了破坏,同时也影响整个地球气温的不断上升,海平面也在升高。
然而,人类是智慧生物,他不可能对自然界的退化变质保持沉默,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人类当然有纠偏和修正的能力,这是人类保持进步的原因。
一旦大家认识到对环境破坏已经到了应该引起重视的时候,那么,的统一行动就会出台,就会有许多很实在的措施落到实处,促使地球恢复原貌。
联合国主导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碳排放的控制等等,都是在做这件有利环境的事。
你把作为微生物存在于世的病毒,拿来跟智慧人类作比较,显然是不合适的。
作为微生物存在的病毒,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不管它在哪个年代出现,都具有微生物发生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成为微生物的病毒,它对人类的攻击结果,肯定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会引起人类对自然威胁的警惕。
经过疫情考验的人类,只会把自己做得更好,从而,让自已可以防止这种突发性的医疗事件,再次袭击人类。
同样,人类也会考虑自己的生存环境,防止自然环境的退化,防治空气水质的污染,寻求人类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的佳治理方案。
人类当然不是地球的病毒,而人类应该是地球的希望。
人类会主动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决不会让大自然失望的。
能不能起诉特朗普,种族歧视言论,反人类罪?
讲策略,不起诉老特,他爱戴高帽,狂妄自大,贪功心切,报复心强。起诉蓬佩奥,此人坏点子太多,自己都承认,坏事做绝。借特总统手,把他削了。
反人类是什么?
反人类意思指侵犯人权或人的正常生存权,取消或剥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在战争期间发生的解剖谋杀、羞辱、奴役、驱逐、监禁、酷刑、强奸以及基于利益、政治阶层、宗族、民族等原因进行的迫害或其他不人道行为。
从哲学上来说,包括恐怖主义、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都不能被称为「反人类」,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它们反的不是全部人类,而是除了自己和特定族群以外的其他人类种族。
你听过三观极歪的一句话是什么?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三观极歪。
孩子一出生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自己细品。
武汉疫情前,我见一妈妈,孩子还在妈妈怀里吃奶,就给她报了英语启蒙班的名,说孩子刚学说话,就是英语,以后英语就成了她的母语。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从小被送进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父母想让孩子拥有更多技能,有更多选择。
少数孩子真的会主动学习、吸收新知;大部分孩子是父母“为了你好”,而被迫学习,这种被动消极的方式只会如铅,压在心头。
与其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橄榄球等“高端”技能,不如锻炼孩子的“思维模式”:如何看问题、什么是真善美、如何面对挫折、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当孩子做事时,告诉他/她“热情”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她。
赢在起跑线~不如赢在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