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的一天,姜文的一句话让大作曲家久石让蹭的一下从凳子上跳起来,“太过分了,我不可能和他合作。”久石让气愤不已。
久石让是享誉世界的大作曲家,一直是日本电影配乐方面的“天花板”。宫崎骏和北野武的配乐大师,作品出色,因此也获奖。
在中国,有很多久石让的乐迷,其中包括大导演陈凯歌、姜文等,他同时参与中国方面的活动机会越来越多,为各种活动、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音乐是相通的,文化可以用音乐表达,无论是现代还是民俗风情,都可以很悦耳,打动人心。
2007年,姜文筹拍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角色、剧本、资金都已到位,唯独缺少重要一环——电影配乐。我们知道,电影配乐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很大。多年之后,我们可能不记得电影的故事情节,但有可能记得其中的一小段音乐和歌曲,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姜文拍电影特别执着,讲究艺术表现张力和深度,我们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会有这种感觉,画面不一定真实,但必须是我们小时候的感觉。阳光必须是金灿灿的,马路可以不是柏油路,但必须干净,路上有人,但不能像现在这样拥挤。总之是要符合我们模糊记忆中某种美好的东西。
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时,首先想到了久石让,这时候久石让已经享誉世界,但他们的合作并不愉快。原因很简单,姜文的要求似乎一点高了——只需要比莫扎特的音乐好一点点就行了。这是姜文的要求,首先他和久石让把莫扎特的《安魂曲》听了一遍,然后说:“只要比莫扎特这首曲子好一点点就可以了。”
久石让当场气炸了,“简直无理取闹,莫扎特是谁?我们的比较对象是的《安魂曲》,这不是为难我嘛!你这是何居心?”
久石让的烟抽了一半,掐灭又点了一根,气氛十分尴尬。翻译也很尴尬,在两人之间来回协调。可这不是谈判,而是音乐,需要灵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可能做出稍微好一点点的东西。
姜文自觉话说得有点,便又说:“比《安魂曲》稍微差一点也可以。”久石让更气愤了,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做不出好音乐?电影配乐和纯音乐不一样,它不仅仅需要优美,有内涵,而且要结合剧情诉说故事,不能任意发挥,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经过双方协调,音乐要做,但不能拿别人的音乐做比较,每一部电影的配乐都是的,重复就意味着失败。
久石让不愧是大师,《太阳照常升起》配乐很成功,同时成为经典。2010年,部分配乐后来还被用在《让子弹飞》里面,让影片增色不少。
一块好玉想成为艺术品需要雕琢,一部好电影没有好的配乐,故事情节和表演也会打折扣。久石让就是雕琢大师,他通过音乐让电影气氛升华,不纠结、不掩盖,相辅相成,让故事持续成为影片主题才是配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