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到8点,6个小时,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致用类书籍”。期间,老公吃完了我的草莓,鸭脖,喝完了我的茉沏,但我丝毫没有察觉。
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射雕英雄传》、《解忧杂货铺》有这样的魔力,能让我忽略我的零食。
好吧,梳理一下今天的读书感受,希望对薯宝们有一点点启发。
[比心]我为什么能读完它?
前几天我在微信读书上翻到了这本书,因为对拆书帮的好奇,我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当看到“学习能力分层”的内容时,我坐不住了。因为我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发现自己是板上钉钉的“初级学习者”!
当时我就惊了,学习了这么多年,自认为是个优质文艺女青年,老娘居然只是个初级学习者?(看了书你就知道初级学习者=原始人)
所以,我昨天看了物流,留出了今天下午的时间,一拿到纸质版书,就立马开始读了。
对自己无知的恐惧,这个驱动,马力很足。
[比心]我学到了什么?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会推荐“标签读书法”。不赘述了。况且这个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像我,我很不喜欢到处贴标签,那样书没法排列整齐。而标签很容易一碰就掉。
我大的收获,是解决了几个在学习中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1.读的书一定要记住或者成为自己的素材吗?
答:知识储备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央处理器不强,软件不好用,硬盘文件再多也没啥帮助。
2.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有的?
答:能应用在自己身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有的。漫无目的地看书,得到的知识是无用的。看了《我的广告生涯》,不去琢磨销售之道,也等于白看。
3.知识爆炸时代,如何分析和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的前因后果(重要吗?原因?果?不做的后果?),明确信息的适用边界(相反观点?使用条件?类似信息?区别和交界?)。
反过来,我们可以为自己的问题划定一个适用边界,想清楚前因后果,再去选择学什么。
[比心]为什么推荐给你们?
其实学习“标签学习法”是其次,也不是读一下这本书就能学会的。这个方法需要一段时间的认真练习。
我认为可以获得的是:
1.看清自己
2.梳理过往的学习经历
3.学会辨别有信息
4.如何学习一个有知识
5.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6.如何有输出地学习
这本书应该列入我的“常读”书目了。
推荐小伙伴们,尤其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小伙伴好好读一读哦!
#读书#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