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长津湖战役,是一场令双方都印象深刻的惨烈对决。
此战中,双方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英雄气概。
奇迹进军与未雨绸缪1950年11月,麦克阿瑟发动“圣诞节”攻势,联合国军全线推进,从东西两线发起钳形攻势,准备在圣诞节前歼灭中朝军队,攻取朝鲜全境。
为粉碎敌人企图,我志愿军以6个军在西线反击,又计划以9兵团3个军在东线反击。
当时,敌人在东线有南朝鲜首都师、南朝鲜第3师、美第3师、美第7师、美陆战1师,总计9万余人,而我军9兵团3个军15万余人,考虑到装备、补给差距,我军没有优势。
但是,长津湖一带独特的地形,使敌军兵力分散,我军遂决心集中主力,先吃掉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几个团(当时判断为2万人)。
很快,9兵团就以一次堪称奇迹的行军,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当时,他们完全掌握了空中优势,侦察机密集飞行,严格监视地面。
可是,9兵团20、27两个军,近10万人,居然就这么隐蔽地”飞“了过来!
志愿军的隐蔽行军,是在没有补给、异常寒冷、崎岖山路,且保持日行30公里的条件下完成的。
因此,直到开战前,美军一直未察觉到危险。
不过,陆战1师的史密斯确实是个训练有素的对手。
尽管联合国军未察觉任何异常,但史密斯却未雨绸缪。
他特意在补给线上加强了兵力,同时,在真兴里、下碣隅里等处修建道路、简易机场,又开设了大量补给分战,储备了8日份的粮食、燃料和1.3个基数的弹药)。
当第10军司令阿尔蒙德听说史密斯还要修建机场以运送伤员时,大为不解:怎么会有伤员?
如果我们的对手是阿尔蒙德,那么,长津湖之战,可能就好打得多了!
战役开始前,我军隐蔽行军,为我军分割包围敌军创造了条件,使我军掌握了主动。
但是,史密斯的未雨绸缪,也使美军虽然意外,但并不至于手忙脚乱。
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进展缓慢的分割歼灭战出色的行军,使得我军迅速将长津湖之敌割为4块:柳潭里、古土里、下碣隅里、新兴里。
可是,陆战1师、美7师都是精锐。他们迅速收拢部队,利用坦克、装甲车、汽车构成环形防御阵地,凭借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拼死抵抗。
我军的技战术能力一如既往的强,只是,这一次,果一般。
我军又不是没打过硬仗,你火力强,我就打近战、夜战。
我军夜战的素质不是盖的,曾有好几次冲入敌军阵地。
如果对手是国军,部队从突破口快速突入,这仗八成就赢了。
可是···美军不是国军,此时,我军却总是无法有利用突破口。
因为:我军只有团级单位才配备了电台,下级部队突破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美军的通讯电台,装备到了排级单位,一旦阵地出现松动,可以迅速进行调整。
所以,我军即使突破,也难以迅速投入后继力量,发展攻势。
而到了白天,火力不足的我军,就只有退出晚上占领的阵地了。
白天属于美军,夜晚属于志愿军,战局胶着。
调整:代价惨重的进展此时,双方都发现自己都误判了对手。
美军自不必说。原先他们判断志愿军入朝多6、7万人,而此时,东西两线志愿军已超过30万。
11月29日,麦克阿瑟意识到取胜希望渺茫,遂下令全线后撤。
另一方面,志愿军也摸清了美军情况。包围圈内的美军达4万,比之前预计的多了一倍。
因此,宋时轮也做出调整:集中27军80、81师主力,全力进攻新兴里之敌,其余各部对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进行阻击、牵制。
这次调整,使战局加速。
12月1日,志愿军歼英军41特遣队,2日,志愿军歼31团级战斗群。
31团级战斗群3288人,退到下碣隅里的1600人(包括从其他地方撤回的13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损失兵力过半,严格的说,离被歼尚有不小差距。
不过,从新兴里退到下碣隅里的部队,只有385人没有受伤,其他1150伤患由飞机后送。
因此,新兴里之敌有近9成官兵伤亡,说是歼灭战也没毛病。
从伤亡统计的惯例的角度考察,新兴里之敌大部分战斗力严重受损,可以看成歼灭战。
当然,由于美国健全的伤员运输、医疗系统,大部分伤员在疗养后仍有战斗力。
不过,此战,我军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
27军80、81师,伤亡及非战斗减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
学精的美军,使我军困难加剧我军急切地要打一场歼灭战,有着比作战本身更急切的理由:物资紧缺。
当时,我军粮食、御寒衣服急缺。
长津湖地区人口稀少,要就地改良,只有靠缴获。
在此前的较量中,我军通过缴获,收获颇丰。
云山战役、三所里战斗,我军均缴获大量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发了不小的财。
但是,此次,美军学精了。
美军撤退时,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物资。(这是历来作战的惯例,但在前期美军未遵守这一操作)
因此,我军在此战中,缴获的物资不多,缺衣少粮的状况始终无法改良。
大开眼界:现代化在我军猛攻新兴里之敌时,对柳潭里等地之敌压力稍减。
柳潭里之敌趁机突破我20军阻截,抵达下碣隅里。
美军利用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后送伤员后,开始向古土里撤退。
尽管我军阻击得坚决,使美军撤退缓慢,但我军毕竟减员较大,弹药匮乏,美军以装甲车、坦克开路,空中火力掩护,撤到了古土里地区。
此时,美军的现代化,再次让我军大开眼界。
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撤往咸兴的必经之路。
20军曾两次炸掉大桥,但每次都很快就被美军工兵修好了。
我军干脆把桥基炸毁了!
美军居然从日本调8套重达1.1吨的组件空投到阵地,美军在悬崖上不到2天就架设起载重50吨的桥梁!
终,美军成功退到了咸兴。
12月24日,平安夜,美军从兴南港撤离。
长津湖战役结束。
结果长津湖战役,惨烈。
我军战斗死亡7304,战伤14062,冻伤30732,总减员52098人。
由于减员过多,曾考虑让其暂回东北休养整顿。
宋时轮仍让部队在咸兴休整,后来,26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参加铁原阻击战;而20军、27军也在第五次战役前恢复战斗力,重新投入作战。
美军陆战1师战斗伤亡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从元山登陆算起,不只是指长津湖战役);7师31团战斗伤亡1300多人;共损失13000人左右。
陆战1师此后仍然留在朝鲜战场,但主要在三八线以南对付渗透部队,未再参与主力作战。
尽管美军遭受了较大损失,但美方对他们的表现仍然高度肯定。
14名陆战队员,2名陆军士兵,1名海军飞行员被授予勋章,所有参与长津湖战役的联合国军军人均被授予“长津精英”的荣誉。
此战,我军将大无畏的作风和夜战、穿插的战术特点发挥到了。
10万大军,躲过敌人空中侦察,无声无息完成对敌人分割包围,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缺乏衣物、弹药的情况下,冒着猛烈炮火、零下30度的低温艰苦奋战,更是令人钦佩。
但是,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限制了我军的发挥。
9兵团原本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紧急入朝,衣服、弹药均缺乏。
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下,志愿军许多战士冻死、冻伤,非战斗减员远超过战斗减员,这是令人心酸的教训。
而火力的匮乏、通讯的落后,我军即使能突破敌军防线,也难以巩固、发展,面对敌人的装甲突围,我军虽奋力阻击,也难以抵挡。
美国强大的国力,美军过硬的素质,也出乎我们的预料。
尽管战役初期轻敌,被我军包围,但无论是未雨绸缪的补给系统,超强的陆空火力系统,反应迅速的通讯系统,2天建好一座大桥的超强工兵能力,无不彰显出对手的强大。
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如此强大的对手,我们的祖辈顶上去了,把敌人顶回了三八线。
今天,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竞争,我们的条件都比祖辈们好得多!
我们这一代人,也一定要顶得住!
你还记得80年代的那些美人吗?
小编今天向大家介绍除了林青霞外,另一个在八十年代港台银幕的女神级人物---吕秀菱。
80年代初,林青霞离台赴港后,琼瑶立即推出当年只有19岁的吕秀菱,作为林青霞的接替人,出演琼瑶笔下的纯情少女,接连主演七部爱情文艺片,成为继林青霞之后又一位在琼瑶爱情文艺片走红的明星。
吕秀菱在1981年主演了《聚散两依依》,饰演我见犹怜的贺盼云。同年,在《梦的衣裳》里她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妹妹,又是她自己。之后她走出琼瑶千遍一律的电影模式,转战香港影坛,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1993年吕秀菱在《云南物语》中演绎日本女子加藤树子,一举获得第四届上海影评人奖的佳女主角奖项。《云南物语》之后,吕秀菱隐居国外。
吕秀菱年少即习琵琶,17岁即获琵琶独奏比赛的。1994年吕秀菱淡出影坛后,开始专注于她一生挚爱---琵琶。终于在1995年,吕秀菱推出自己第一张琵琶专辑《情咒》,用音乐的形式继续对艺术的追求。在主打曲《情咒》的MV中,一个女子,一袭绿衣长裙,自树林中怀抱琵琶。一张素脸略施脂粉,容颜绝美,眼睑低垂。神情略带幽怨,说不出淡淡的寂寥。纤纤素手弹拨琴弦的姿势美得令人心颤。
关于她的美丽,有化妆师这样评价:这么多年来打过交道的演员中,接近的是林青霞和吕秀菱,“在化妆师眼中,她们的脸大概有70%的部分可以用来形容……” 。
吕秀菱早年以清纯玉女形象闻名影坛,又在当红之际,翩然离去,在异乡漂泊数载,她静如止水的个性、古典淡雅且略带一丝忧愁的艺术气质,是足以使她成为女神的理由。
巩汉林老师有没有资格讽刺国足?
从巩汉林批评国足引发的风波来看,中国男足之所以屡战屡败败到今天的这个地步,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荣誉感,不光是巩先生觉得丢脸,巩怕旦凡了解一点男足战史的人,没有一个不觉得丢脸的。
巩先生作为中国人,完全有资格批评男足,因为男足参加国外赛事他们的球衣上都印有中国二字,他们是代表中国参加比赛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对他们的成绩做出评价的权利。
董先生认为巩先生作圈外人士不懂足球没有资格批评男足,意思是只有懂足球的专家才有资格,只有像董先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殊不知恐怕中国的足球之所以烂到这样程度,正是由于这些有资格的足球专家造成的。
男足在赛场上的表现不要说是成年人,就是三岁小孩看了都知道,并不需要什么足球专业知识,一败再败还不让人说,还以什么资格来指责别人批评,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底气。
冯先生则是底气更足,抱着男足一惯的“你行你上”的作风回复网友评论把位让给了巩先生,倒让他卷入了舆论的旋涡,风头未出却丢尽了脸面,说句公道话,男足现在的这个现状,谁都可以去踢,反正结果都是输。
圈内人士不但不展开自我批评,而且还不接受公众的批评,在这种环境下要搞出一支好球队是毫无希望的,我们不懂足球,但我们看得到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我们至少还知道谁胜谁负,还分得清比分是多少,还知道是胜负参半还是屡战屡败,胜败是兵家常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只有败没有胜。
支持巩汉林先生对男足的批评,他拥有这个资格。
大家对日本童星大桥望美隐退,并杳无音信怎么看?
感觉的可以,很令人遗憾,希望有一天,她能够复出,重新拍戏!有新的作品!
有人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太难了”,你是如何看待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又是一年即将过去。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回望过去,又有几个人说“过得很轻松呢”?
生活本来就是一道难解的题,有的面临升学的压力,有刷不完的难题;有的经济拮据,因为挣的少,开销大;有的孤守空巢,无人照料;有的遭遇婚姻危机,处在两难的境地;有的处于创业初期,忙的晕天黑地,却没有头绪;有的面临择业,多项选择,久久不能决断……
我的一位朋友,原先在外打工,后来父亲生病,家里缺少人手,他就回来照料父亲,想着在附近找份工作。可由于种种原因,回来后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出去无望,挣钱无望,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家里经济很快陷入窘境。他也因此思想负担加重,不愿意出门见人,还时不时喝点劣酒浇愁。你说他难不难?
所以,如果哪位朋友对你说“我太难了”,真的是应该理解他,握握他的手,拍拍他的肩,坐下来谈谈心,喝点酒,互相想想办法,找找出路,给朋友点温暖,给朋友点力量。
活着很难,愿大家往后的日子都不要太难!
分享一首你认为自己写的好的诗词可以吗?
诗写不少,词也填了不少,一时难以找出好的,前思后想,不如现填一词,是不好,读者网友说了算!
【中吕】山坡羊,终南山
晓晴晚月,山底起雾,
秀峰翠绕下山路。
星隐露,草上珠,
千寻车路跌空步,
快意终南五月初。
饮,农家酒,
聊,仙家话。
人类文明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
20多年前,还记得1998年的那场暴雨吗?还记得哪个眼含泪花的将军吗?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1998年的那场洪水,给中国人留下了刻苦铭心的记忆。长江、松花江、珠江、嫩江等洪峰接踵而来,武汉、荆州、九江等地纷纷告急,人民子弟兵在党的指挥下,迅速投入抗洪战斗。
在抗洪结束后,一张新闻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照片的主角是董万瑞将军,原南京军区副司令,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他是南京军区驻九江抗洪前线总指挥,在完成抗洪任务后,将军在车站送别抗洪将士,泪洒站台。
1、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8月7日下午1点左右,长江九江段突然决堤30米左右,洪水向九江奔涌而去,九江危在旦夕。九江决口的消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危难之际,谁能扛起重担?
时年57岁的董万瑞中将临危受命,接到命令的董万瑞丝毫不敢懈怠,带领三万人民子弟兵就赶往了九江抗洪现场,没有当过兵的人,很难理解军人的那种使命感,他与战士们一块儿签下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状,当时的那种豪情万丈让人每当想起都会湿润眼眶,人这一辈子,哪怕只做一件让自己每次想起都会感到自豪的事就足够了。
我们很难想象,已经年近花甲的将军和战士们一起,连续五天五夜没有睡觉,只吃了一个包子和一碗面条。这么长时间不休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可能扛不住,而且身为指挥员,在这种高度神经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坚持这么久。如果有人问什么?那么答案只有四个“我是军人”。
2、董万瑞将军的儿子董三榕少尉也在抗洪队伍中,是尖刀排排长,两人被誉为抗洪“父子兵”。虽然两个人在一个“阵地”上,两人却很少相见,中将父亲还是在龙开河工地和陪同总政治部于永波主任看望抗洪官兵时,才见到又黑又瘦的儿子。
见到儿子,两人并没有多交流,将军只说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黑。”董三榕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在连队里,董三榕已经是黑的人了,他被战士们称为“酋长”。
有人说,董万瑞将军不心疼儿子,却十分关心基层战士。他不止一次的辈战士们舍生忘死堵决口的事迹感动的落泪,总是让记者不要老跟着自己,要多写写奋战在一线的官兵们。他说:“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说,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3、和平年代,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正是对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直接检验。1998年的洪水,百年不遇,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奔赴抗洪一线。
在九江决口处,战旗飘扬,两千官兵组成一道道传送链,将堵水用的石料、粮包向激流中抛去,奋战在决口上游的官兵,连夜奋战,他们借助月光和探照灯光,同时从江堤和煤船两边抛投砂石袋和粮包,可是,湍急的水流转眼将沙袋、粮包冲的无影无踪。
钢管运来了,将士们把钢管绞成栅栏,一排排地打入江底,然后飞速地抛块石、袋装碎石、钢筋笼块石和一袋袋的稻谷、蚕豆。石料流失被遏制了,堵水果。部队官兵连续奋战,一个个疲惫不堪,不少人中暑、脱水。
结语: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看到将军的这张照片,不禁猜测,满眼泪花的将军在想什么?
或许他在想,自己的士兵不顾生死的跳入洪峰中,扛沙袋的肩膀都脱了几层皮,累得不行了躺在地上睡一会,饿了用矿泉水方便面充饥,凭什么啊,自己的士兵不是娘生爹养的吗,他们没有朋友,没有爱人吗?但是凭什么,凭什么,他们不能在家照顾自己的父母,不能和爱人孩子在一起,不能和朋友聚会,而仅仅一个军人的身份,一身军装就能让他们出生入死!
是对基层官兵的爱和不舍!
铁血将军董万瑞,那一张从不表露喜怒的脸啊!此刻却因普通战士的告别而动容!那一双极少流泪的眼啊!此刻却因战士的忠诚而闪动着泪花!
2017年2月,董老将军去世的消息传来,如同当年的那张照片一样,再度引爆了国人的泪点。
电影《快乐的单身汉》的主演们后来怎样了?
老电影《快乐的单身汉》是由导演宋崇执导、龚雪、刘信义、马晓伟等人联合主演,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上映的一部喜剧故事片。该片讲述的是造船厂的一群单身青年工人,在夜校老师丁玉洁的耐心帮助下,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文化,创造美好未来的故事。数十年已过,当年的那些年轻人现在怎样了呢?龚雪——饰夜校老师丁玉洁龚雪曾是一名文艺兵,在总政话剧团任演员,后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龚雪先后在《大桥下面》、《好事多磨》、《秋海棠》等多部片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得过大众电影百花奖佳女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佳女主角奖。龚雪是当年红的、也是广大观众喜爱的明星之一。然而,正常龚雪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却选择了随夫出国,离开了文艺圈,成了一名全职太太,令影迷们遗憾不已。刘信义——饰石奇龙刘信义没有上过艺术专科学校,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数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导演丁荫楠发现,开始走上银幕。刘信义先后在《血,总是热的》、《漂泊奇遇》、《车轮四重奏》等多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曾获得过大众电影百花奖佳男配角奖。刘信义后来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办起了影视公司,做起了老板,事业有成。马晓伟——饰刘铁马晓伟曾毕业于江苏艺术学院,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他先后在《开枪,为他送行》《解放》《延安颂》等多部片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获得过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全军金星奖演员奖。马晓伟是一级演员,的影视明星。近年来,马晓伟在多个影视作品中饰演蒋介石,成了“蒋介石专业户”,他精湛的演技,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