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也有大能量?夹缝中的西夏为何能在强邻环伺中坚持190年?
禀告题主西夏可不是小国啊,西夏版图广阔时东至陕西榆林黄河之滨,西抵甘肃敦煌,北达今中蒙边界一带,南到宁夏海原。可以说,整个大西北的主要富庶区域——内蒙古西部、河套、宁夏中部和北部、陕西北部、河西走廊都在西夏疆域之内。
宋史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强盛时西夏实控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南宋的一半)、有人口300万左右。别看西夏总人口不多,却通过部落兵制实现了“全民皆兵”,常备军(包括主力精锐和地方部队)多达40万之众。
西夏主体民族为党项羌人,他们世代以游牧为生,又地处强邻环伺的“四战之地”,因此养成了彪悍善战的尚武风气。1038年元昊称帝建国后,西夏鉴于自身实力较弱(相对宋、辽、金而言)的现实情况,高度重视提高部队战斗力和装备水平,并且十分强调机动性(以便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军作战,形成局部兵力优势)。
所以我们看到,西夏军队无论甲胄、兵器还是战马都竭力追求精良。西夏冷锻甲质量上乘,被宋代科学家、政治家沈括赞誉为“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他还举了个例子——宋军曾用强弩试射缴获的西夏冷锻甲,结果距离50步开外就很难射穿,虽然有一支箭射进甲胄中,但仔细一看只是碰巧射入了连接甲胄的钻孔内,而且箭头都被钻孔边缘刮弯,可见其硬度之高。
西夏所产刀、剑、强弓质量都很高,宋代大文豪陆游就作诗夸赞“金络洮州马,珠装夏国刀”,西夏宝剑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的珍贵兵器,连宋钦宗都随身佩戴、爱不释手。西夏军所用弓弩中出名的当属神臂弓,因其威力惊人(有射程120至140米)后来还被南宋名将韩世忠仿造,命名为“克敌弓”。
党项人原先生活在黄河九曲之地,本就出产良驹河曲马、浩门马,后来西夏版图拓展至祁连山南北、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西部,这些地区所产甘青马、西域马(包括“汗血宝马”杂交品种)、蒙古马随之开始为西夏军骑兵乘用。史载,西夏对官方牧场的战马饲养、培育极为严格,因此西夏军马名扬天下,宋代学者赞叹其“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指宋朝)之马不如也”。
凭借优良武器和战马,西夏组建起一支强大装甲骑兵“铁鹞子”锐不可当、所向披靡,公元1082年西夏以“铁鹞子”为先锋猛攻宋朝边防要塞永乐城,结果宋军迎战很快被击溃,永乐城也随之陷落,宋军阵亡达1.2万余人。
除了军力强大外,西夏经济实力也颇为雄厚。除了繁荣的畜牧业外,西夏立国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引入宋代先进农耕技术,西夏已能种植水稻、麦子、粟谷、青稞、豆类和各种蔬菜、瓜果,当时的银川平原已成鱼米之乡,西夏官府窖藏粮食多至百万石。西夏手工业门类齐全,冶金、酿酒、陶瓷、纺织、皮毛加工也都比较发达,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均居于当时领先水平。而印刷业兴盛,本身就是西夏文化繁荣昌明的象征。加上扼守东西商道要冲,西夏对外贸易也相当兴盛。
当然,西夏能够立国近200年而屹立不倒,不仅有自身实力较强的因素,还与其“软硬兼施、能屈能伸”的灵活外交手腕和地缘战略密不可分。面对宋、辽、金等强大邻邦,西夏一方面敢于武力抗衡、寸土必争,另一方面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时放低身段座出一副称藩纳贡的“低姿态”,以此换取对方开设榷场(边境贸易市场)、“赏赐”财物和典籍等重大利权。
比如西夏与北宋前后爆发5次大规模战争,时间跨度超过70年,双方兵力损失都很大,但只要处于相对和平时期,西夏就主动向北宋进贡马匹、骆驼以换取中原文化典籍,据不完全统计从1048至1094年,西夏就向北宋进贡了超过1000匹良马和骆驼。
宋夏战争旷日持久,对于家底厚实的北宋倒没啥,而对西夏可就是伤筋动骨了。因此双方战争进入末期(1092年洪德之战为转折点)后,西夏开始居于下风,特别是北宋“要塞线战术”逐渐发挥力,西夏疆土被步步蚕食、多次攻坚战也遭挫败,终在1099年西夏遣使谢罪,双方才重归和平。而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西夏就没少利用宋辽、宋金矛盾从中渔利——战况不妙时就赶紧央求辽国“武装调停”甚至假借辽国名义向宋请和。而在1127年金军灭北宋后,“满血复活”的西夏又猖獗起来,侵夺了宋朝西北大片疆土。
《夹缝中的历史》主要是讲什么?《把栏杆拍遍》呢? 不要在网...
《夹缝中的历史》,这样的题目本身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究竟什么样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克罗齐如是说。我们现在来关照历史,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事件。所谓的圆桌会议,就是出典于英国古代英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说。圆桌无末席之分,象征围桌而坐的骑士处于平常的地位。在圆桌旁举行的会议称为“圆桌会议”,表示参加谈判的各方一律平等。翻开书本的时候,这样的一场会议就已经开始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于真实有一种执著的渴望,就好像渴望接近心灵的清泉,也许真实是残酷的,我们也应该满足于一厢情愿的幻想和虚假。时间把我们和历史分割得太远,让我们没有机会和古人对话,对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可以的话,不妨从现在开始,去看看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痛苦,也去看看他们的功利、他们的虚假。《 把栏杆拍遍 》本书收集散文作家梁衡近年苦心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收入本书的作品多以写人为主。有铁甲烈马、威风凛凛,以武起事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此外,作者的一批极具个性与人文内涵的山水散文,也在本书的收集之列。作者写人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同时也赋予作品以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描写中国历史曲折的语句?
1、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2、说自己而不说大事,却只让人见其英气勃勃。但由于说得比较委婉一些,所以不如岳飞的“精忠报国”为大众熟知。
3、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朱鸿写的胯下奇辱读后感
《胯下奇辱》读后感夹缝中的历史第一篇就是《胯下奇辱》,我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不知他人怎么想,我所给出的答案是:这篇文章写的没有太大意义。文章一开始就说:士可杀而不可辱。这个道理广为流传,我没有异议,但将胯下之辱一事与此相联系,并大讲特讲,我认为是失败的。作者所说,韩信是为功名与世俗低下了头,并假装以宽阔心胸来掩盖耻辱,而且与韩信后来的失败相结合起来。终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历史文化是悲哀的。不知我理解有没有偏差。但我认为,作者的想法是悲哀的。不但是因为它推翻了整个中国文化,还大言不惭说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是驳杂的。那么我请问,您的观点是否也在其中呢?您的观点就如同所有的一样平庸鄙俗吗?您的整篇文章是否只能证明您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呢?那么这篇文章还有意义吗?您把韩信的一生和为一体看,而我认为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何以论证他就是为了自己才徘徊于楚汉之间呢?三国时有荀彧,从袁绍处投靠曹操,他也是为功名?若是为了功名,何以有后来那心向百姓的见解。而韩信帮助刘邦也相同啊!如果没有韩信,岂有那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岂有那四百年的兴盛,那四百年的文化?因为有他,战争结束的更早一些。至于他为何能忍受胯下之辱,那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试想,如果您遇到相同的情况,一个人让您用剑杀了他,或者从其胯下钻过,您有胆量杀了他吗?还是自杀?如果除这两种选择外别无选择,您会怎么办?如果您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韩信如现在一样活在我们心中,并使另一段佳话广为流传,那么再发表一个完善的意见。而您避开做法不谈,只谈其过失,是长者之做法吗?而韩信后来的过失,另当别论,岂能混为一谈。文中还写到了老子,那请问老子是否有大智慧?那到底是争或不争?争得话,正如您笔下的韩信;不争的话,正如那些逆来顺受的人,您能给个明确的答案?您能了解老子智慧之真谛?这岂不又是自相矛盾?如果您能把重点放在晏子那种化解侮辱的办法上,那就使我拍手叫好了。文章后所说的老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高尚,而殊不知更高尚的是那种忍过一时而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人。如果如您所说,那我们又怎样评价那种如***一样在困难中忍耐在绝望中逢生的人呢?难道这种人不伟大吗?在我看来,您所理解的士可杀而不可辱是偏激的。您的整篇文章只证明了自相矛盾这一成语。这仅是我个人看法,如果“夹缝中的历史”是这种狭隘的历史,那么就真的意义不大了。西部作家排行榜?
西部作家排行榜:
1、路遥
路遥本名王卫国,是1949年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中国当代作家,他在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中篇小说《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知名作品,还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2、陈忠实
要问陕西代表作家有谁,陈忠实一定是榜上有名的,陈忠实出生于1942年陕西省西安市,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他的作品《白鹿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了,他也在1997年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3、贾平凹
贾平凹本名叫贾平娃,是中国当代十大作家之一,他于1952年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为止已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还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4、京夫
京夫原名郭景富,他于1942年出生于陕西省商州市,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因病逝世,他一生中发表的长篇小说共有5部,短篇小说有100多篇,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奖。
5、邹志安
邹志安于1946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是陕西当代有名的作家,他于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逝世,一生中创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和中篇小说集,其中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哦,小公马》、《支书下台唱大戏》等。
6、柳青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是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小说大多都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代表作有《铜墙铁壁》和《创业史》等。
7、杜鹏程
杜鹏程于1921年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是中国当代的作家,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长、中、短篇创作中都颇有建树,他的小说题材一般都比较重大,代表作品有《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等。
8、李若冰
李若冰于1926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是中国当代作家和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大多都是描述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歌颂西部的美,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感情也真实。
9、朱鸿
朱鸿是当代陕西有名的散文作家,他于1960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是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出版了众多的散文集,其中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西楼红叶》、《夹缝中的历史》等。
10、乔盛
乔盛原名乔小林,1956年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是中国当代的作家、编辑和记者,他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有多部散文集和学术专著,代表作有《黄沙窝》《人才论》等。
夹缝中的历史,中的好词好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朱鸿《夹缝中的历史》,鲍鹏山《寂寞圣哲》的txt,谢谢。
这边是三本书的PDF格式的合集,你要是觉得有需要就可以看看啦~希望有帮助。夹缝中的历史大致内容
苦难——生活的意义第一单元 尊严与人胯下奇辱怀疑荆轲司马迁之残与苏格拉底之死一个皇帝的成全之路追究吴三桂单元链接第二单元 政治与人我在孔庙的所见与所想成功的罪孽灰堆兵马俑之气苏三监狱诗人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