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入清北,千人进名校,临汾三中高考百日献词振奋人心荣耀山西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2024年2月27日,在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100天的重要时刻,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举行山西省临汾三中2024届高考百日誓师暨18岁成人仪式宣誓大会。
正月初六,当其他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沉浸在春节欢乐的气氛中时,你们就已经背起行囊走进校园。那天晚上,当我看到教学楼亮起的灯光,听到因你们的归来而重燃的雀跃,我突然回忆起40年前自己求学的经历。那时,学校是低矮的平房,冬天取暖靠的是教室里的炉子,晚自习经常停电用的是自制的小煤油灯……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教学楼高大静谧、灯火辉煌、暖意融融,一根网线将千里之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带进课堂,一节课将古今中外、海量信息融汇贯通。弹指一挥间,境况已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是为自己、为家庭、为我们这个伟大的的崛起复兴而发奋努力。而此刻,我们跟随伟大的祖国走过“两个一百年”的关键节点,又站在自我生命与未来的全新起点。我无比真切的确信,你们更可以把青春的底气熔进金榜灿烂,将青春的志气铸成前路铿锵,凭青春的傲气写就人生辉煌!
亲爱的老师们,朋友们,怀揣大爱的战友们:从军训教导学生扣好高中的第一颗扣子,到现在一场场活动,一次次谈话中启迪学生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首三年时光,你们用心血耕耘,用智慧启迪,用大爱书写。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说过,“教师的目光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面的目光,一种是背后的目光。”今天,在接近梦想的时刻,我们无比期待给自己一个见证,见证每一位三中学子从这里起航绽放,见证每一位三中教师都能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延续光荣与梦想。同时,也需将遥远的、未来的见证投注到我们每日的课堂中,以课标为向、以高考为纲、以学情为脉,定义教情、把握学情、预测考情。
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挑战自己的战士们:我不止一次期待过今年6月7日你们走进高考考场时斗志昂扬的样子,我不止一次畅想过你们金榜题名得胜而还的场景。我多么希望,100天之后,当有人问起你去了怎样的远方,你能够自信昂扬的说——到自己想去的大学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
从大家踏进成人门、迈过成才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在完成一场隆重而又热烈的告别——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告别那些懒散随意的惰性;完成作业的那一刻,告别那些自我满足的懈怠;看到成绩滑坡的那一刻,告别那些自我否定的怀疑。
因为,百日是终点,但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尊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追梦人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容易”二字。
十八而行,百日冲刺,愿大家心有信仰。无论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刻,信仰都是我们需要的无比宝贵的力量!我们在《长津湖 水门桥》中感受到太多让人震撼的力量——狙击手平河被坦克压断了手无法撤离,为了完成任务让连长向自己身边的炸药包开枪,平凡的勇士,为了伟大的祖国;他们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眺望祖国的方向,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敌军阵地,个人的牺牲,为了大爱的担当。我们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看到太多令人动容的场景——羽生结弦敢于尝试难动作4A,不为奖牌,只为超越;高亭宇在速度滑冰项目中为中国拿下历史上首枚,不为此刻,只为未来。同学们,在接下来的100天里,希望大家带着这份相信,心中怀揣立志报国的理想,抬头仰望永不放弃的远方,埋首蛰伏题海书深的现在。
十八而行,百日冲刺,愿大家继续突破。桐花尧乡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2021年高考中,你们的学长学姐拼出了傲人的战绩。如今,当这座校园的荣光与辉煌交到大家手中,希望大家以后的100天为限,做一个举重若轻,也举轻若重的人;做一个甘于沉静,也敢于质疑的人。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后,此刻正是拔节提高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家要在试题中探索答题方法,在课本里建学科框架,在早读上夯实基础知识,在自习课锤炼应试品质。只有将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切实的行动,将口号细化成一项项明确的要求,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同学们,时光不待,往日光巡,让校园记录你们青春肆意的脚步和追逐梦想的日常吧!让时光记录你们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坚韧吧!待他日,当你为自己三年的求索画上完满的句点,再将这葱茏精彩的三年回顾时,愿你依然,无悔于初的选择,不负于深的热爱!
后,祝同学们高考止于至善,金榜题名;祝家长们上善若水,梦想成真;祝老师们厚德载物,桃李芬芳;祝临汾三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