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计划# #1000个恋爱故事# 写尽了婚姻百态的《围城》作者钱钟书,在现实生活中,和妻子杨绛演绎了爱情和婚姻美好的样子。
一见钟情的初见,是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前,杨绛心动于钱钟书眉眼间的“蔚然而生秀”,钱钟书见到杨绛惊为天人“缬眼荣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两人初识时的对话也有趣,钱钟书说:“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当下作答:“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甚或有人说我已有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这是一份从一开始就毫无疑问的爱恋,是见她/他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是见她/他之后,从未想过别人的确定。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才是对钱钟书和杨绛爱情的好注解。
自从两人缘定今生后,鸿雁传书时的互诉衷肠,钱钟书出国留学时杨绛的欣然陪伴,杨绛为照顾钱钟书的身体和创作而甘做“灶下婢”……感动了婆婆并说出“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的赞语。
相爱容易相处难,一见钟情常见,一生只爱一个人却可遇而不可求。但是所有的难处,钱钟书和杨绛都做到了。我们常常叹息爱情的不可捉摸,以及恋爱时的种种烦恼,岂不知往往只是庸人自扰。
所有外在的门槛或者时代的局限,在真正的爱情面前,甚至连考验都不算,而只是增添了情趣。战争岁月,时局多艰。杨绛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开始事无巨细的照顾起钱钟书的衣食起居。只因为有爱,而甘愿吃这一份苦,这份爱因有钱钟书的感知,连苦也是甜的。
杨绛对钱钟书的爱,是发自肺腑的欣赏,除了这个人本身之外,更要成就钱钟书才华的大放异彩。因此,当很多文人名人因为婚姻生活而拖累了事业和治学的时候,钱钟书却能在婚姻的围墙里,获得安宁和自由的创作环境。甚至,杨绛写了一篇《隐身衣》的散文,与钱钟书唱和起置身喧哗之外、专心治学的理想。
相识,相爱,相知,再到相互成就。钱钟书和杨绛,用一生诠释了爱情的路径。因为爱情的圆满,和生命中另一半真正的相契合,才能使得两人在面对爱女早逝的噩耗还能相互扶持,也才能让杨绛在钱钟书逝世之后,依然能爱惜身体,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整理钱老书稿的事业上。
当我们烦恼于自己恋爱中的鸡毛蒜皮时,不如,站在别处,看看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是如何放下自我和私心,全身心地爱恋另一个人,当然对方也值得如此。
描写爱情到的那些诗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以及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并非只是存在于诗句中的理想,我们既然可以找到对应的范例,也应能在自己的爱情之旅上,借鉴相得三分通透之意。
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也是我们理想中的爱恋模样,一眼定终身,一生两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