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我们取得完全胜利后全线后撤,而且比原来的边界线还要后退20公里,这是为什么呢?
这首先要从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讲起,准噶尔部首领出兵进攻西藏,掌管西藏的“拉藏汗”请求清廷发兵救援。康熙派十四阿哥胤禵出征西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重新控制了西藏。
随后,大清率领草原部落联盟,趁着准噶尔部爆发瘟疫,对准噶尔部落来了一次“犁庭扫穴”,近百年的战争终于结束。
一直到清朝结束,都牢牢控制着西藏、新疆、蒙古,这也为我国后来解放西藏、新疆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我们再来谈谈印度,卡尔.马导师的通讯稿是这样讲述的:“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而我们通常说的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
实际上,现在的印度和古印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印度整个历史上从来没有统一过,一般建立的大帝国都是在“北印度”,连南印度都扩张不到。
印度历史上所有的帝国从没形成过中央集权,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印度后来被东印度公司几千人就拿下了,英国人在印度面临的不是一个几亿人的,而是一片一片的碎片,每个碎片都打不过英国人,被英国人各个击破了。
麦克马洪是英国外交官,他留下一条“麦克马洪线”,中国所有的政府,从大清到北洋,再到民国,直至新中国,从来没承认过这条线的合法性。
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印度是1947年建国的,比中国早两年。
印度建国的是尼赫鲁,跟我们熟悉的“甘地”是师徒关系。
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军队到处打,把印度那几百个土邦拼凑成了现在的印度。
在这个时候,尼赫鲁看出印度的地形有问题,东北边就是喜马拉雅(见图一),让中国把边境线划到喜马拉雅山下,中国只要把坦克放在边境上,几乎可以一马平川开到新德里。
其实在刚建国时,我们的老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尼赫鲁的意思,也深知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跟印度没有缓冲地贴在一起,尤其是我们收回藏南,印度就彻底睡不着了。
这会造成冲突不断,中国当时的实力还不允许在西线打来打去,补给线太困难。不如吃点亏,不去戳印度的痛处,尽量避免冲突。
中国从来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只是让印度人姑且占着那里。
印度也看出来中国不准备赶他走,所以在1951年1月4日,我们攻陷汉城,美国在联合国搞了个声明,谴责我们入侵韩国。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美国的就是印度,其实印度一边在联合国支持中国,另一边在藏南挥舞铲子立界碑,准备占着藏南不走了。
印度占着藏南,中国并没有赶他们走,印度把这种默许理解成了我们接受了“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
甚至连阿克赛钦也是他们的。
阿克赛钦不一样,那地方对我们至关重要,是连接西藏和新疆的关键节点,如果被印度占着,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这事双方一直也没谈成。
1959年,我们开始修路了,一方面中国通往西藏的大动脉青藏铁路已经开工,铁路是路权的基石。
另一方面中国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新藏公路”修到了阿克赛钦,建设兵团在阿克赛钦驻扎。
印度人立刻就怒了,认为中国人不准备把阿克赛钦还给他们。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路、种地,印度人的态度有多奇葩。
就这样,事态一点点开始滑向了战争。
1961年专门去了趟印度,不过印度铁了心准备多占领土,根本没法谈。于是回国,战争的解决方案后拿上了台面。
“1962年战争”主要源于老人家的战略构思,“一次战争结束所有战争”直接把对方气势打没,遏制对方的军事冒险主义。
终选在了1962年10月20日,因为在这年10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古巴导弹危机,美苏注意力全部被吸引过去了,正是时候。
中国对印度的战争可以说是摧枯拉朽,过程就不详细讲了,若想了解可以翻看我前几天的微头条。
中印战争开始的比较突然,结束的也比较快,更让人奇怪的是,中国军队主动退出了藏南,并且把俘虏的印度牛(印军里有大量的牛来驮物资)、军队、武器全给印度还回去了。
这事一直让很多人感觉很惋惜,觉得错失收复藏南的机会。
这是因为藏南离印度太近,离中国核心区太远,如果陷入长期的苦战,我们这边很快就会因为物资供应不上的局面。
如果打完后,我们守着藏南,兵锋触及印度平原,印度头上悬着一把剑,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样就会把地区冲突升级成举国之战。而且,无论是西方还是前苏联都不能接受我们把刀架在印度脖子上。
那场战争之后,中印边境基本消停了,我国在西线漫长的边境线上享受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战争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