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多次讲过一句格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保持饥渴,做个笨人,换成美国式幽默就是“我肚中空空,我是个笨蛋”。
这不正是老子说的“我愚人之心也哉”“绝圣弃智”吗?这是智者处世哲学的相通之处,还是牵强附会?其实,当一个人的思想达到相当的境界时,一定会有贯通的地方。#老子道德经#
老子也没说“绝圣弃智”就是弃绝掉人类的一切“圣智”,老子所言之“圣”是指一个榜样,所言之“智”是指伪诈智巧之术。强调的是清空私欲杂念,“不尚贤”,去掉头脑中的概念,让自己不受固有观念影响,不要利欲的念头。
《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强调绝圣弃智,无欲无为,是让人做到反朴归根,知足常乐,不追求过分的奢华和不切实际的妄想。
老子是个大智者,他对人性的了解太深刻,心为形役,情为物设,心甘情愿地做欲望的奴隶!因此老子提醒人们,要做到不堕落,不迷失,做好的药方就是“无为”。
说到“无为”,总是被人们误解或故意曲解。老子的“无为”,是说像“道”那样清静无为。而“道”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这个“生”,这个“为”,这个“功成”能使什么也不做能“生”,能“为”,能“功成”的吗?显然不是。
“无为”只是自然而然地“为”,为而不过分,为而不造作,为而不刻意。若是整天想三想四,满脑子奢望,有梦就想圆,有欲就想“为”,切合实际的梦想,顺其自然的梦想,是成就人生的动力。但不切实际的欲望、杂念,只能让人疯狂,让人迷失!
声色货利,是一条始终流淌的河流,浑浊不见底,贪恋久了,早晚将人淹没。所以老子戒之以“绝圣弃智”。老子让人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要耍小聪明,要做个“愚人”,不要企图蒙骗,侥幸过关,只能图一时之快,快活背后就是祸殃,因为有无相生,福祸相随。只有“绝圣弃智”才能超越物质的浮华,摆脱了欲望的束缚,才能获“得(得即是德)”人生的大智慧。#我要上头条##泛文化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