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的一个绝妙之处在于,常常能够在寥寥数语之间,便描绘出动人的意境,给人无穷的画面感。下面这几首诗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精神的淡泊,往往是艺术空灵化的开始。“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司空图《诗品》),空明澄澈的艺术心灵,空灵冲淡的诗歌风格,空寂幽玄的审美意识,正是源于佛、道思想的影响。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该词上片写以清疏的语言和潇洒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图。下片叙述作者与农村父老月下饮酒,得意忘形地谈论家常闲话。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乐趣,音韵之和谐,笔墨之灵,已臻化境。
《阙题》
唐·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闲静的荆门面对着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阳光穿过柳荫的幽静,清幽地洒满我的衣裳。初读,只看到意境幽美,诗情画意,再读,才体会到情韵盈然,悠然自得。
《虞美人·春愁》
宋·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