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苏州人,跟苏州范仲淹是什么关系?”
“范文正公乃是微臣祖上,臣是他的第十二世孙”
“既然你是范仲淹的子孙,看到你先祖的面子上,朕免你一死,并特旨恩准你的后代可以免死5次!”
朱元璋称帝后,杀死了不少当年跟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只要被判了死刑,很少有人被赦免。可就有这么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官员,因为一个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原因,却成了极少数的例外。
朱元璋在后审批他的死刑折子时,得知这位官员的身世后,不但没有杀他,还宣布这位死囚及后代可以免死五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这就不得不提朱元璋很崇拜的一个人:北宋名臣范仲淹。朱元璋崇拜范仲淹的原因也很简单,除了他是北宋名臣以外,还因为范仲淹和“朱”这个姓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小的候范仲淹的生父范墉就去世了,他的母亲谢氏迫于生计,就带他在离范府不远的寺庙里生活,有一天平江府推官朱文翰到这座寺庙里的进香还愿,碰到了年轻的谢氏,与谢氏一见钟情,不久便将谢氏娶回了家。
娶了谢氏后,他把范仲淹的名字改成了“朱说”,并请了老师教导功课,给了朱说良好的引导,虽然生活并不是大富大贵,但至少有了读书的机会。
范仲淹二十六岁那年,用朱说的名字考上了进士,同年他的养父朱文翰病逝,两年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的范仲淹上表朝廷,提出想复姓归名,认祖归宗,被批准。
虽然改回了名字,但他对朱家的兄弟姐妹还是亲近。他后来用自己的俸禄买了36亩田地赠于朱家,还为养父朱文翰买了30亩祭田。
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千百年来的文人士大夫的树立了道德标杆,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尊重。再加上他忠君爱国,善待百姓,做了许多利于百姓的事,让一贯注重民生的朱元璋对这位曾经的朱家人产生了许多共鸣,所以推崇范仲淹也就不奇怪了。
朱元璋不仅思想上推崇范仲淹,现实里他也紧跟范仲淹的步伐,虽然朱元璋在历史中以“残暴”著称,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注重民生的好皇帝。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工程,减少洪涝灾害。
范仲淹的后人,范文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在大明官场,当上了一名御史。他虽然没有先祖的才能,但也算是个耿直之人,对皇帝也不会阿谀奉承,也算是个清官儿了。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好伺候的主,终于有一次范文从因为一件事忤逆了朱元璋,被关进了大牢,并给他定了个死罪。就在朱元璋即将亲笔勾决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苏州范文从。看到这个名字,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叫刑部尚书把这个范文从带到他面前来。
当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身穿囚衣,脚镣,但依旧气宇轩昂,似乎并不畏惧死亡的范文从。便问道,你是苏州人和苏州范仲淹是什么关系?范文从并不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于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范文正公是微臣先祖,臣是他的十二世孙。
朱元璋沉吟半晌,又重新拿起来范文从的卷宗,发现范文从既没有结党营私,也没有贪污受贿,他的死罪只是因为忤逆自己而得到的,不由得在心里暗道“险些杀了好人”。
朱元璋虽然杀许多当官的,但这些当官的大都是贪官污吏,或者是那些会威胁到他皇权的勋贵。接下来的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少有的举动。
朱元璋知道范文从是范仲淹的后人之后,他突然拿起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条幅,将条幅滴给范文从。
对他说道“既然你是范仲淹的子孙,看到你先祖的面子上,朕免你一死,并特旨恩准你的后代可以免死5次!”就这样,范文从幸运地从鬼头刀下逃过一劫,捡回了一条命。
对于像朱元璋这么精明的皇帝来说,他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深意的。他希望自己的朝廷里也有一位像范仲淹一样,能全心全意的为皇帝和社稷奉献自己的人。
范仲淹虽然是一代名臣,但距离朱元璋建国称帝时也有三百余年,即便是他数百年的后人,自己也会格外优待,这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道理。
古代帝王的驭人之术往往深不可测,他们大多数时候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说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官员们自己去揣摩,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之类的说法。
皇帝要让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要让官员既能领会自己的意思,又猜不透自己的更深一含义。朱元璋给予范文从这样的恩赐,自然会在所有官员的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他作为一个心思缜密的帝王,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是心血来潮。善待范文从一事,或许是他确实对范仲淹推崇备至,愿意赦免其子孙的罪行,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将其视为巩固统治和敲打官员的手段,以这种方法传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意愿。
两个动机本身也不冲突,所以终就促使了朱元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你觉得是哪种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