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
王淦昌院士(1907.05.28--1998.12.10)出生于江苏常熟枫堂湾,4岁丧父,13岁丧母。外婆觉得没有人照顾不行,就给他娶了一个16岁的媳妇。他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沙溪小学学习,1920年到上海读浦东中学,1924年高中毕业。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192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
1930年,王淦昌院士考取江苏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的女物理学家L•迈特纳。
1931年,王淦昌院士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得威克按此思路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
1932年12月,王淦昌院士获得博士学位。后去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做学术访问。
1934年4月,王淦昌院士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1年,王淦昌院士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中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了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发表了这篇论文,此项成果荣获第二届范旭东先生纪念奖。
1950年,王淦昌院士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2年,王淦昌院士与吴恒兴、林传骝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同一年,王淦昌院士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5年,王淦昌院士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9月,王淦昌院士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并被选为副所长。在此期间,他领导的物理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1959年,在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轰动。
1960年12月,王淦昌院士从苏联回国。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院士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通知:刘杰部长约他见面。在办公室里,刘杰部长与钱三强院士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王淦昌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并要求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的但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要保密,要断绝一切海外关系,后还问“你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院士毫不迟疑,当时表示坚决服从的需要,改名“王京”并掷地有声的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第二天,王淦昌院士就到核武器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带着一批人研究核武器试验的相关工作了。从这一天开始,王淦昌在中国的科学界“消失”了,他化名王京,断绝与国内外亲友的一切联系,隐姓埋名17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中去了。
1962年,王淦昌院士带领的一批人已基本上掌握了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1963年春,王淦昌院士带头离开了北京,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这时候的基地建设刚刚开始,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青藏高原上缺氧、气压低、水烧不开、馒头蒸不熟、走路快了就会觉得上气不接下气。王淦昌院士和基地里的年轻人一样历尽千辛万苦、不知疲倦辛勤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观察室里的王淦昌院士与同事们欢呼、拥抱、互相祝贺。
1964年12月,王淦昌院士独立提出激光驱动核聚变的建议。从此以后,中国的激光驱动核聚变研究开始起步进行。
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试验圆满成功,这里面有王淦昌院士无私奉献的心血,人们都称他为核弹先驱,他总是谦虚的说:“这是名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1978年,王淦昌院士被调回北京,恢复原名,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我国先后开展了强流电子束惯性核聚变和氟化氪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以后的惯性约束核聚变获取核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82年,王淦昌院士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研制、试验核武器方面的工作,荣获两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王淦昌院士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2年,在王淦昌院士、于敏院士等人的推动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了“863”计划,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支持。
1994年王淦昌院士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99年,王淦昌院士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将1997年11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
向“两弹一星”元勋、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