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夏天,李兆麟狠心将半岁大的儿子扔在了深山老林里。
愧疚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内心像被撕裂一样痛楚,听着儿子由强变弱的哭声,李兆麟却依然咬着牙,头也不回地越走越远。
都说“虎毒不食子”,李兆麟为何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决绝?
李兆麟是东北抗联三军的总指挥,在与日伪坚决斗争的过程中,与朝鲜族姑娘金伯文成就了一段百年佳话。
但由于当时的战争条件不允许,两人总是聚少离多长期分居,结婚都三年多了还没有孕育后代。
直到1940年,金伯文告诉了丈夫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兆麟开心得像个孩子,激动地抱着妻子转了好几圈。
然而,对于李兆麟来说,心里的高兴劲就像是过山车,上得快,下得更快。
盘踞东北的日伪军,对抗联队伍恨之入骨,随着抗联队伍不断取得战果,日伪也加大了对抗联队伍的围剿力度。
面对庞大的围剿力量,抗联队伍不得不躲进深山四处转战,连个稳定的根据地都没有。
如此严峻的形势,也就意味着,小生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会有稳定和适合成长的环境,也要跟着父母四处转战,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和困难。
残酷的现实,让即将身为人父的李兆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苦恼,即便是能有幸看着孩子出生,说不定哪一天又会饱尝失去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往往又是双向的,即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抑或是孩子失去父母的痛苦。
可无论结局怎样,李兆麟还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带着怀孕的妻子,踏上了四处转战的艰辛之路。
这一年的冬天,东北的天气零下四十多度,抗联三军的战士们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忽然有战士向李兆麟报告,他的妻子即将临产。
当时的情况很不乐观,后面的追兵还没有完全摆脱,可生孩子这事又不是人为所能控制,时间到了孩子自然要落地,想拉也拉不住啊!这该怎么办呢?李兆麟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经过一番思索,李兆麟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他自己带着几名战士在雪地里搭了个临时帐篷,让妻子生产。
金伯文经过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在丈夫的鼓励和照看下,小生命终于顺利降生,可是身后的追兵也已近在咫尺。李兆麟顾不上多想,让战士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自己搀扶着妻子迅速转移。
在恶劣的条件下,李兆麟和金伯文的孩子顽强度过了一道道难关。但是,由于生活艰苦,金伯文的奶水不足,儿子经常饿得哇哇大哭。
1941年的夏天,日伪军对抗联队伍的围剿更加疯狂,李兆麟带领队伍转战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他十分不安,那就是儿子的哭声,多次把队伍置于危险的境地。
经过漫长而又痛苦的抉择,他趁着妻子忙着给战士们做饭的机会,狠心把儿子扔到了森林深处。
金伯文发现儿子没了,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但她理解丈夫的难处,在革命的道路上总会有牺牲,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子,害了整支队伍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