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时长为五分钟的康震解读杜甫《石壕吏》的内容被广泛传播,令学者网友惊诧莫名。《石壕吏》现被收录至八年级语文教材中。这首叙事诗的故事来源于诗人在石壕村的所见所闻,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意思通俗易懂,几乎不用多加解释,你仅从“有吏夜捉人”,就可以看出这位“石壕吏”晚上抓壮丁的穷凶极恶,害得老头子都翻墙逃走了。然后老妇人被逼无奈才“被迫营业”提出自己去参军做个“伙夫”,何曾有主动提出参军的意思?还有人理解为石壕吏本来想捉儿媳交差,那么请问“老翁翻墙”又所为何来?是男子。
以上提到的一些误读倒也无伤大雅,但万万没想到在康震的眼中,被百姓们深恶痛绝的石壕吏竟然变成了誓死保卫,为百姓服务的“公务员”与“父母官”。而被世人同情千余年的老妇竟成了为了朝廷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社会好公民形象。他认为:石壕吏捉人并无过错,只是态度恶劣、没有把握好分寸。杜甫刻画的是一位时刻关注局势、为国奉献自我的普通老妇形象,歌颂了底层百姓勇于牺牲的精神。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解读实在让我有些出离愤怒了。我在写《诗词误读知多少》系列文章时,批评的是那些抛开文理逻辑,凭个人的“读后感”来分析诗词的解读,并将之称为“自作多情式的过度解析”。但如康震这般的“读后感解析”,加之其在《诗词大会》上对伟人诗词的肉麻吹捧,是典型的“犬儒”之态!前两年的“流浪大师”爆红网络时,有人说过“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大师”算不算“大师”尚可见仁见智,不过“小丑在殿堂”确然无疑!
看到相关批驳康震争议解读文章下面仍有人为其张目,同意其解读并指出:“要地阅读《三吏三别》进行理解,特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中描写守关将士和平民百姓的前后关系进行理解和解读,就会明白许多。”
对于这个建议我深表同意,但这种解读是否有道理当真需要好好来理论一下了!我们先来看这首《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首诗里的“中男”是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的男子,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中男”还有种意思是“仲男”,即家中的老二。我们从“喧呼闻点兵”至少可以看出与“有吏夜捉人”的区别吧?杜甫听到“点兵”的叫喊声,就问新安吏:这么小的县城是不是更没有壮丁参军了?新安吏就回答说:都护府下令如果征召不到人,就把十八到二十三岁的男子作为第二选项。杜甫自然对征召这些“非成熟壮丁”是有担忧的,认为他们无法守护王城。不过,你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这句可以看出,这次的征召即便也带有强征的成分,至少孩子是由母亲送来的(没人送的是那些无父母照顾的)而不是被抓去的。“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这句说明带兵的长官是爱护士兵的。接着我们再来看这首《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优良的防御工事是能够减少大量的士兵伤亡的,杜甫对此是大加赞赏的。“哀哉桃林战”和“慎勿学哥舒”这两句体现出杜甫对士兵生命的爱惜,也就是对老百姓的爱和同情。所以,尽管很多人也知道要从这三首诗来综合分析杜甫想要表达的意思,每个人的阅读理解水平、逻辑分析能力却有高下之分,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会截然相反。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从这三首诗的名字就能知道这三个官吏是这三首诗的主角之一,那我们是不是就该把焦点放在他们之间的区别呢?第一个石壕吏拿着鸡毛当令箭,夜里去抓壮丁,还非要去已经贡献出三个儿子的家庭抓人。如此“懒政”且没人性,居然“只是态度恶劣、没有把握好分寸”?第二个新安吏,按令行事只是挨家挨户“喧呼”,并不是去抓壮丁,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凭百姓们自觉送人或报名。第三个潼关吏没有征兵,而是通过修筑防御工事减少士兵伤亡,是三个官吏之中受杜甫推崇的。这三首诗就是对这三个“吏”进行了一番横向比较。
我们后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杜甫的行程: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于是写下了这一组诗。
也就是说杜甫先是在新安看到官吏在征召次等壮丁,到石壕就见到官吏变本加厉,连老头都要抓去当壮丁,老头无奈翻墙逃走,老妇人不得已替夫出征。后杜甫来到潼关却发现这里的官吏指挥若定,把防御工事做好,减少士兵伤亡。三者相较,高下立判!
只唯上命、半夜抓壮丁的蛮横官吏以及万般无奈之下被迫营业的老妇人到了康震的嘴里居然全部变得“伟岸”了,当真是“非蠢即坏”!
总之,比“读后感解析”更让人鄙夷的就是屁股指挥大脑的“犬儒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