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三近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高三的男生脾气暴躁很正常,家长切不可以躁制躁。
首先,高三的男生处于青春期,身体本身就容易躁动,缺乏耐心。其次,高三年级是高考冲刺阶段,无论平时成绩如何,孩子这个时候压力都特别大,焦虑易躁。再者,许多家长因为望子成龙心切,带着焦躁情绪跟孩子说话,要么乱指点,要么N遍重复自以为是的注意事项,还有的家长以为对孩子说“考个二本就够了”是在减压,殊不知却又伤了孩子的自尊,被他理解为对他没信心,他又怎能不暴躁?
面对这时的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心境平和,内心焦虑在所难免,但不可在孩子面前表露。安顿好自己的状态之后,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寻找可以交流的时机,多听孩子说话。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重要的是,不要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谈论学习!孩子成天在学校里,每个老师都是在说学习,回到家里,你若不能说出真正有益于他学习的话,还不如闲聊点趣闻轶事。再如果,你做不到轻松闲聊,那就闭口,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好什么也不说。默默陪伴一定胜过喋喋不休。
方向盘在孩子手中,只要他不打盹,你就不宜指手画脚。高考是孩子上阵,你就只管做好后勤保障!
高三了,努力还来得及吗?
首先肯定地说,高三再努力肯定有用。
从常理来说,每个人都会觉得,学习好的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象现在进入高三成绩平平的同学,再想考入一个理想大学,被别人看作痴心妄想!其实不是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向往美好的大学,并为之努力。
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把目标设在一个可以实现的高度。每一个人都有成就一件事情的能力,只要有信心,有强大的理由。考入一个理想大学,就是信心,就是理由。为此梦想,你要早起背单词,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记好每一课笔记,练习巩固,复习加深,期待着梦想越来越近。
我儿子就是从高三开始认真干的,顺利考入蚌埠医学院。可以说高一、高二我都在为儿子焦虑中陪伴,每次通考分数就踩在本科线,叫你在希望中提心吊胆!
后来学校开了个动员大会,家长也参加了,在一声声为高考呐喊中,惊醒了许多同学,包括我的儿子。直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高考离自己不远了,不能再松懈了,要开始行动!
充分复习,补差补漏。高一、高二成绩平平,肯定有许多学的差、学漏的地方,现在第一轮复习,是好补就的时候。要充分复习,复习到每一个考到的地方,不漏一点,解决死角。这有这样,才可以叫完整地复习了一遍,在练习、考试才难不住自己,就是到了高考考场也不会有问题。
第一轮复习以后,总结成果,找出还要加强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再复习一遍。查阅资料,少量做点题目,把一些没有理解透的知识点,彻底搞懂。这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极大的信心,我真的都复习好了,没有留下不了解的知识点,我可以轻松面对刷题和考试。
大量刷题,发现新的知识点。复习的好与不好,只有通过刷题来检验,发现不足与新的知识点。总结纠错、向老师请教、跟同学讨论……
虽然辛苦,但是为了美好的未来,相信你一定不会退缩,会勇敢地向前狂奔,在闪亮的地方见到你!
总之,现在开始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祝广大学子,马到成功!
(大家好!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交流,我会带给大家更多、更好教育方面分享。谢谢你的关注支持!)
有哪些送给高二很温柔的激励的话,成绩不太好怎样才能坚持努力?
无论成绩好坏,试着以自己为标杆,超越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分享几句曾经看了很有感触的话,希望能有所激励。
1、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着五彩斑斓;
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当你为自己的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没有可能看到的风景,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2、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3、
不要在年轻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4、
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集中精力,艰苦奋斗,别人的日子再精彩也终究是别人的,要做主角,而非看客。
5、
今天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单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确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
每一次看到一些话都觉得很有力量,
少年你别着急,你想要的都在一步步的向你走来。
与君共勉。
高三好累,心态有点崩,有什么可以鼓励自己的话吗?
有多大本事吃多大饭,别期望值太高了,客观评价自己。
孩子今年读高三,昨天晚上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鼓励鼓励他,我该怎么说?
家长的确应该对正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子女进行适时的鼓励,由于随着高考复习备考进程的推进,学生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抗挫折能力比较脆弱,并且不能适时的调整心态,释缓压力,学习过程中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这对于提升高考复习备考果是不利的。
一、个别学生由于性格特征造成不够开朗(忧郁型),容易患得患失,性情波动性比较大。这类学生一直“孤言寡语”,不太喜欢体育锻炼,对于学习经常“单打独斗”,不善于借助班级群体的力量,遇到难题经常一个人“自主探究”,但由于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贮备等问题,依靠自身难以解决,后影响到学习自信心。这类学生需要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孩子正视班级集体的学习力量,借助科任教师和同学的讲解,彻底解决疑难,不能依靠自身“单打独斗”。
二、个别学生本来学习信心满满,对于未来充满期望,而且学习奋斗目标明确,学习成绩相对比较良好,但本身比较浮躁,没有耐心,过于盲目自信。这类学生不容得自己出现失误,对于一两次模拟考试检测中失误就会耿耿于怀,甚至会恶性循环直至不能自拔,这类学生需要家长及时“察言观色”,根据孩子的情绪状态进行及时提醒,并进行开导,帮助孩子舒畅心情,明白事理,提升自信。
三、个别学生一直处于不紧不慢状态,一直表现很安静,遵守校纪校规,安分守己,对于学习看似很努力,一直按照科任老师的安排及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实则学习果一直不,高考复习备考增长幅度不大,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主要是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较低,学科综合知识体系贮备不健全,对于拓展训练的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基础知识体系不完善,后造成学生的对于知识体系的迁移应用能力比较差。这类学生更加需要家长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思想,帮助孩子认识到学科知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学习方法策略,彻底行动起来,努力拼搏,改变当前的学习状况。
问题中描述的高三班主任要求家长鼓励孩子,肯定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现阶段处于消沉状态,这是不利于学习成绩提升,不利于复习备考果的,家长应该及时配合班主任进行动员孩子,讲事实摆道理,让孩子彻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复习备考果提升的因素,及时回归到正常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来。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为清晰班级学生每天学习状态和精神境界的人,据调查大多数高三学生,不愿意对于父母吐露心迹,加之部分父母对于子女的高考期望值太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会显得“患得患失”;再者,部分父母一直不善于和孩子沟通思想,父母只是一味地付出,不会鼓励孩子,孩子更加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还有部分家长由于不正确的子女教育管理观念,使得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凸显,子女更是无法与父母沟通。
所以希望问题中描述的家长及时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主要从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的各环节必须努力和就读大学的自我挑战性的意义,到今后就业机会和人生自我实现理想等层面动员、鼓励,家长可以接着手机“百度”一些,如何把握分寸,也要和班主任积极交流,掌握孩子的复习备考具体状况,做到和孩子平等对话,做到对于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心中有数,才能很平稳的交流。
我儿子后天就要高考了,对他说什么有用?
我觉得多说无益。该嘱咐的,不论是应考方面的,还是心理方面的,相信老师已经叮嘱了多少遍了,不用家长再唠叨,说多了,肯定会引起孩子的烦躁情绪,对考试没有益处。
考前只要给孩子减减压就可以了,要知道考生的压力一般是很大的。告诉孩子尽力去考就行,不要想考试结果,考砸了也不要紧,考不好家里支持他复读之类的话。
考试完一门或几门后,不要问孩子考得好不好,也不要让孩子去跟其它同学对题。如果孩子有大的失误,要劝导孩子考完一门丢一门,不要多想。我儿子高考考数学时出现重大失误,因为前边一道题目用时过多,导致后面的三道大题只剩下15 分钟时间,后只能胡乱做了一下。当时我心里很沮丧,但是我控制自己不要表现出来,用轻松的语气劝导孩子高考看的是总分,不要挣一城一池之得失,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结果第二天孩子考得很好,英语考了142 分,理综考了288分。虽然数学只考了129分,比平时少了十多分,但总分也达到了688分,名次比平时还要好一点点。
总之,我觉得少说为妙,非说不可的话,只要说说给孩子减压的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