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陶读第几声?
第二声
叶圣陶,1894年生,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1年11月,改现名叶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
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于世的笔名。
叶圣陶有什么之称?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名言: 1.做教师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4.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5.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6.“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7.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0.“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11.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叶圣陶字什么又字什么?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又字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作有 《稻草人》、《春宴琐谭》、《倪焕之》。
叶圣陶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老舍,巴金,冰心,茅盾,叶圣陶真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 ,诗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陶、圣陶、斯提、桂山等
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
叶圣陶原名和作品?
叶圣陶,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写作经历
1916年,我国的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是他写的。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进行教育改革,编写新的教科书,工作到1922年,并开始写作。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发表小说、新诗、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五卅”运动,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又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同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1921年冬,开始尝试童话创作。《小白船》是他的第一篇童话,表达的是“爱”和“善”的理想主义。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同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39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叶圣陶字什么号什么?
叶圣陶字秉臣、圣陶。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叶圣陶人物介绍?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
叶圣陶辛亥革命后改字为什么?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改名轶事典故: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
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
叶圣陶原来名字叫什么?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作者叶圣陶的原名是什么?他是的什么?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
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