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指的是: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只有我自己知道其中的滋味,一双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曾经的我们相识相知,到如今的形同陌路,往事早已随风,只剩下各自的心知肚明。
蒸一个鸡蛋放多少水?
蒸一个鸡蛋放多少水?蒸鸡蛋有两种,一种是整只鸡蛋放蒸笼里蒸,就像水煮蛋那样,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对放水量也没什么要求,只要不干锅,水放多少没有明确的要求。当然你也不能整满锅水吧,费水费煤气嘛。
另外一种就是“水蒸蛋”了,有的地方也叫“鸡蛋羹”,这种就需要一些烹饪技巧了,我想题主想问的就是这种吧。
水蒸蛋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常美食,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也是很简单的,但是就有很多人却做不成功,要么就是水太多,导致蛋和水分离,或者水太少蒸出来干巴巴的,还有很多蜂窝小孔,提不起食欲。
要想做好水蒸蛋,需要控制好水量、水温、打蛋技巧和火候。
关于水放多少,答案是:水和蛋液的比例是2:1,即放蛋液量2倍的温水。
水蒸蛋的制作食材:鸡蛋、食盐、香葱、豉油
水蒸蛋的制作步骤:第一步、鸡蛋3个打碗里,家里有矿的同学的可以多打几个,加入一小勺食盐,加入蛋液2倍的温水,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搅动,记住,是顺着一个地方搅动,不要左搅右搅的,否则蛋液会容易起泡泡;
第二步、蛋液搅拌均匀之后,用细网的漏勺过滤一遍,以虑掉一些杂质和蛋液的泡泡,这一步重要,否则蒸出来的水蒸蛋会有蜂窝孔状;
第三步、在碗上面蒙上一层保鲜膜,然后用牙签在保鲜膜上扎一些小孔,避免保鲜膜受热气体排不出去爆裂;
第四步、上蒸锅隔水蒸10分钟,可以用电饭煲的蒸煮功能来蒸,时间仅做参考,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蒸煮工具,时间不要太久,否则鸡蛋会很老;
第五步、出锅、用刀花成小块,然后倒上蒸鱼豉油,撒上葱花,一道美味的水蒸蛋就做好了。
水蒸蛋要点总结:要点一、水量,不管你打几个鸡蛋,水量是蛋液量的2倍左右,也可以是1:1,或者1:1.5,比如蛋液是半碗,那就放一碗水,水也不能放太多,太多了会造成蛋水分离;
要点二、建议用温水,不要使用冷水和开水,并不是说冷水不能用,而是冷水蒸出来的蛋口感不够嫩滑,温水做出来的果更好。不要用开水,开水做的那是蛋花了;
要点三、一定要用滤网过滤,滤网不仅能过滤鸡蛋里面搅不散的杂质,也能过滤掉气泡,过滤后的蛋液蒸出来的水蒸蛋没有蜂窝小孔。
只要你掌握以上要点,基本上就是一次成型。
卡塔尔是一个怎样的?
卡塔尔是一个富有的,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近13万美元,这个排名世界第一名,是我国的10倍。有句话叫“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句话用来形容卡塔尔这个,再合适不过。
世界上富有的小国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面积不过1.1万平方公里,人口很少,只有40万。拿我国的西安市来比较一下吧,西安市面积是10752平方公里,和卡塔尔差不多,而人口却有880多万人,是卡塔尔的20多倍,卡塔尔的人口相当于我国一个大一点的县的人口,所以卡塔尔算是地广人稀了。
有人认为卡塔尔的人口有二百多万,其实不准确,因为是把外来人口都算在内了,卡塔尔的确有许多巴基斯坦、印度和东南亚劳工,这些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不算真正的卡塔尔人。
这个小国是世界上富的之一,不是因为这里的人民多么勤劳聪慧,而是靠老天爷赏饭吃。卡塔尔拥有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让它富得流油。其实卡塔尔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采出石油、天然气才开始暴富的。之前一直靠着捕捞珍珠为生。
你能想象汽油比水还要便宜吗?在卡塔尔就是这样。卡塔尔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8亿吨,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气储量25.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这还是2013年的数据,估计现在产量还在增加。
但是由于这里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所以水资源匮乏。这里的汽油比水还便宜,2011年每升大约8毛钱卡币,1卡币相当于1.74元人民币,而一升矿泉水的价格是石油价格的二倍。通俗点说,就是一升汽油差不多是1.5元,一升矿泉水要3元钱。所以,如果感觉心理不平衡,就多喝点矿泉水吧。
一个遍地是豪车的在卡塔尔你可以见到你听说过名字的所有豪车,奔驰、宝马根本就排不上号,到卡塔尔,你的眼睛、嘴巴估计就不敢闭上,因为你一直处于“目瞪口呆”的状态。
夸张的是卡塔尔王子带妻子去伦敦旅游,豪车在伦敦街头鱼贯而过,让见过大场面的伦敦人也过足了“眼瘾”。值得一提的是王子的妻子是中国人,也就是是国际象棋诸宸。
据说那次这位王子的豪华车队总价值足有2亿,布加迪、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应有尽有,贵的是布加迪威龙,这辆车的价格居然在5000万以上。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早就在罗马了,只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
喜欢投资、买豪宅的卡塔尔人有钱用来干嘛?当然是投资、买房子,卡塔尔人也是如此。在卡塔尔别墅处处可见,规模可以与皇宫媲美了。不仅如此,卡塔尔人还喜欢去国外投资、买房子。
前卡塔尔王妃,现在已经荣升为太后的谢赫·莫扎,就是这方面的“鼻祖”。1986年,她成立了王室私人投资集团,也就是现在的卡塔尔集团,并亲任总裁。目前为止,卡塔尔集团在英国的投资总额已经高达350亿。伦敦有“贵公寓”之称的海德公园1号,他们家占了一半,商场哈罗德百货、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也都是卡塔尔集团的。
2017年卡塔尔集团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买下一处房产,价值4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79亿元。这是卡塔尔集团在纽约买的第三处豪宅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处豪宅是用来给佣人住的,是不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是世界上待遇好的佣人了吧?
富人宠物不一般:喜欢玩鹰卡塔尔人喜欢玩鹰,这个品味很独特。因为在卡塔尔人看来,雄鹰翱翔天际,象征着勇气与自由,所以拥有一只上等的猎鹰更能凸显出主人的尊贵身份。一只好的猎鹰售价能高达几千美元,并且它们还会有自己的卡塔尔身份证明,目的就是防止被偷盗。
训练一只猎鹰,就要聘请训鹰师、购买装备,还要有特定场地,所以这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卡塔尔人不差钱。不仅如此,猎鹰训练还是卡塔尔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每年都吸引着游客前去参观。
每天工作三小时的卡塔尔人我觉得卡塔尔人工作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因为人家整个已经富得流油了,所以工作不工作无所谓,等着分钱就好了,而且在卡塔尔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但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秩序,大家还是要进行一下分工,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平均每天工作三个小时左右,是不是很羡慕?
上面也提到了,卡塔尔有许多外来务工者,都是国外劳工,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人,有了这些人,卡塔尔人就更轻松了。
这样自由自在的状态,导致卡塔尔人的时间观念不怎么强,和他们约会,他们常常会迟到,大家也不会怎么责怪,因为习以为常,毕竟没什么要紧事可做多等一会儿也无所谓。
卡塔尔风俗卡塔尔人一般都双目深邃,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卡塔尔人把这句话理解得跟透彻,所以他们喜欢在交谈时直勾勾的盯着对方,认为这样是对对方的尊重。
在我国,初次见面喜欢互赠礼物,以示礼貌,在卡塔尔却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此外,她们也不允许用左手吃饭,传递物品,认为左手代表着肮脏。
千万不要夸奖别人,代价太大看到别人的东西不错,我们总要夸赞一番,但是在卡塔尔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这是失礼的事情。比如你夸奖了人家的豪车好,人家有义务把这豪车或价值更高的东西送给你,问题是你敢要吗?
另外在卡塔尔,女性被视为私有物品,他们多数穿黑色长跑,戴黑色纱巾,很神秘,所以千万不要评论别人的妻子或者女儿,即便夸奖也不可以,你夸奖了人家的女儿,就有义务娶人家。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卡塔尔本地人之间,作为外地人别妄想耍小聪明得到豪车、豪宅,甚至人家的掌上明珠。所以有机会去卡塔尔,要了解一下当地风俗,即便看到豪车、豪宅也要闭紧嘴巴,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卡塔尔卡塔尔那么有钱,但是也有缺少的东西——缺女人。卡塔尔的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高达1.9:1,也就是说卡塔尔的光棍比较多,看到这是不是感觉平衡一点儿了,原来富有的卡塔尔人也有许多是“单身狗”。
说到这儿是不是有许多女性朋友想要嫁到卡塔尔,但是卡塔尔对于女性要求比较高,有许多规矩,她们出门不得抛头露面、只能露出眼睛,不能炫耀自己的穿戴装饰,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你是不是能受得了呢?感觉生活没什么乐趣了。
结束语卡塔尔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的,他们凭借着自然资源,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近年来,卡塔尔人意识到石油,天然气资源有限,也在谋求其他的发展,只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卡塔尔人真是让人羡慕!
“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我们来一起聊聊这个问题吧,这是元稹给大家蒙上的一层面纱,我么会一起来揭开!
公元779年,一个把爱情写的淋漓尽致的渣男,出生在了洛阳。他是北魏鲜卑族的后裔,一个标致得混血儿,他叫元稹。
公元799年,二十岁的元稹被朝廷安排到山西永济当个小官,当时的永济不太平啊,经常有散兵游勇抢掠平民,但是这一切都跟元稹没关系,他优哉游哉的当着小官,没事牵个狗在大街上遛弯。
一天,他遛弯到当地的一个寺庙,看见一群大汉围着一堆百姓,正准备下手抢钱。他本来只是想站在那里看看热闹,但是看着看着,忽然,就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美女!很美很美的,美女!
是的,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
不行!我要救她!元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回县衙,找他的好友搬救兵,要去演一场英雄救美。
现实有时候真的很狗血,元稹一个年轻的小帅哥,带了一队官兵,从天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散了大汉,救了美女。美女也两眼冒着小星星,跟他回了家。
元稹在家里一问,呦呵,这个美女还挺不简单,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地主家的女儿,出来玩不小心陷入了人群中,幸好得到元稹的搭救。而且,还跟自己有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她叫崔莺莺。
自此,崔莺莺张口一个哥哥,闭口一个哥哥的称呼着元稹,元稹也妹妹前,妹妹后的献殷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就很简单了。
哥哥——男朋友——老公。
一个穷屌丝,迎娶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白富美。
看着过程很长,但是这都是在一年之间发生的事,因为一年后,元稹就走了,彻底离开了崔莺莺。
公元800年,与崔莺莺相识一年后的元稹上京考试,这次考试,考好了就是仕途一片明媚,考不好就只能继续蜷缩在这个小县城吆五喝六。考试拼的不仅是才学,还有人脉关系。元稹只有与崔莺莺的男女关系,他应该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大官韦夏卿很欣赏他,但是还到不了为他出头的程度,于看他顺眼而已。元稹也不认识别人啊,就想在韦夏卿这里突破,他知道韦夏卿有个没嫁人的女儿,就展开了迅猛的攻势。
写情诗,送鲜花,天天在闺楼下面转悠,就为了吸引韦丛的注意。
待字闺中的纯情少女韦丛,怎敌得过花丛老手元稹的套路轰炸。没过一段时间就倾心于这个混血渣男了。接下来,元稹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招式,竟然让朝廷大员韦夏卿答应把女儿嫁给他这个穷酸小官。
于是,京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的婚礼,元稹就是其中的男主角,这个声称自己单身的男主角。
至于崔莺莺,早就被在洞房之中的元稹忘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多年之后,元稹又想起了崔莺莺,可能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写了一本书《我的初恋》,学名《莺莺传》。在这本书里,他叫张生,崔莺莺就叫崔莺莺。在这本书里,他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说,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这个理由实在是让我捉摸不透。
元稹与韦丛的婚姻就是活脱脱的政治的产物,是元稹为了上位才费尽千辛万苦迎娶了这个妻子。
但是两人却恩爱的异常,这可能是渣男元稹这辈子作为丈夫称职的时候。他下班就回家,从不在外应酬,不看一眼外面的莺莺燕燕,甜言蜜语只说给妻子听,还抢着帮妻子做家务。韦丛虽然出身富贵,但却对元稹微薄的俸禄毫无怨言,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两人如胶似漆,真是一对恩爱的神仙眷侣。
很快,元稹就在老岳父的隐蔽下,连升几级, 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美好的日子马上就要开始了。
但是老天总是那么的残忍,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这个时候,正是元稹刚刚升任的时候,眼看着生活马上变好了,妻子撒手离去,元稹痛不欲生,伤心欲绝,写下了三首《遣悲怀》
谢公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可谓是:字字真挚,声与泪俱。
很难想象出元稹写这三首诗会是怎样伤心欲绝的状态。可能是某个晚上,泪流满面的元稹看着妻子的遗物,抱头痛哭,涕泗横流,狼狈不堪,着实可怜。但是仔细查阅了以下元稹的生平纪事,让我知道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809年三月,也就是韦丛病重时期(韦丛七月去世)。元稹作为监察御史,公干出差到蜀地。
他到蜀地第一件事不是去察看官员,而是直奔当时才名艳名冠绝一时的薛涛而去。
两人在梓州相会,一见面就摩擦出了激情的火花。
就连薛涛这个四十二岁的风月老手,都敌不过三十一岁元渣男的风骚攻势。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出轨姐弟恋。
他们两个,马上就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薛涛《池上双鸟》)
两人每天不分你我,朝朝暮暮都缠绵在一起,元稹回京之前,薛涛竟然陷得不能自拔,还写了一首《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可恨的是,家中妻子病重的元稹,竟然还回赠了薛涛一首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种渣男,世所罕见!
元稹与薛涛缠绵没几个月,元稹就被调离四川,回去洛阳。从此,再也没跟薛涛见过面。
这段感情中,薛涛是可怜的,元稹走后薛涛极为思念元稹。这个风月了一辈子的女子,深深地陷了进去,不能自拔,这可能是她动心的的一次。她每天给元稹写情诗,还手工做了流传千古的“薛涛笺”。但是什么笺,什么诗都没有得到元稹的回复。她知道自己是一个风尘女子,跟元稹在一起只会影响他的仕途,于是,她留下了一首《春望词》毅然遁入空门。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你以为元稹的渣男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不,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渣”一千年。
元稹离开薛涛之后,韦丛去世,但就在他的守制期间,竟然又纳了一个小妾,叫安仙嫔,安仙嫔跟了元稹三年,同样因病去世,中年又丧妻,这个渣男,有时候又那么让人心疼。
但,很快,他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裴淑。这个妻子陪伴了元稹一生,直到元稹去世之后,她才去世。
裴淑也是名门女子,大家闺秀。但是她跟元稹的爱情,却不像韦丛一样甜蜜。自从裴淑嫁给元稹之后,元稹就开始了频繁调动的生活,往往很长时间见不到一次面,见面也很快就会分别,她独守空闺,十分苦寂。元稹写诗安慰她说: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但是诗写得再好,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元稹的渣男本性再次暴露了。
在元稹任浙东观察使时,遇到了与薛涛同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采春。刘采春不仅会写诗,歌还唱的特别好,她的歌声名动江南。元稹当时作为有妇之夫,遇到了已经有丈夫的少妇刘采春,一如既往,元稹轻轻松松就赢得了刘采春芳心,他写道
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不知道元稹有什么魅力,刘采春也被他迷得神魂颠倒,竟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要跟元稹生活在一起。殊不知,几年后,元稹调离江南,也像抛弃薛涛一样,丢下了刘采春。
而刘采春的选择,却不是遁入空门。她为了元稹,离开了疼爱自己的丈夫,离开了本来甜蜜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却换来了无情的抛弃。她觉得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在当时那个封建的时代,她也再没有颜面活在这个世上。
元稹走后,刘采春投河而死。
崔莺莺,韦丛,薛涛,安仙嫔,裴淑,刘采春。与这六个女人的爱恨纠缠贯穿了元稹的一生。
很难想象得出,悼亡诗写的让人声泪俱下的一个诗人,居然是如此的渣男一个。
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我觉得是对元稹贴切的评价:
“然则微之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及习俗并存杂用之时,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个渣男,用这两句诗,渣了一千年。
太想念一个人该怎么办?
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正确的判断。
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不适合再想了,只能对过去说声“再见”!
既然已明知不可能了,索性就让这段记忆,尘封在彼此美好的回忆里。
成为历史,更好一点!
几经磨难,笑看风云。
你痛定思痛之后,也要想方设法,逐渐激励着自己,往前行。
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一切才有可能生活的更好!
或许这就是大家分开的原因。
彼此不拖累,不愧疚,不负担!
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
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分分合合,去实现自己所谓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无可非议。
想太多,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到头来很可能一事无成!
这也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对方不想看到的。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说的是那些大是大非的人,在艰难险阻面前的态度问题。
你不能退缩,所以只能迎刃而上!
针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事已至此,已无后悔药!
抬起头来做人,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生活,总要继续!
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过去,无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还是爱憎分明,生老病死……
难熬,都是自找的!
没有人逼你去想它,想她,再想他。
忍不住,也要忍!
只有拿的起,放的下,你才能得偿所愿,事事如意。
明天,阳光灿烂,万事万物,依旧美好!
太想念一个人怎么办,明知不可能了,还是忍不住去想,好难熬?
你应该照一照镜子,看一看眼前的你是否还能接受。
如果连你自己都接受不了的事情,别人又怎能去接受呢!
想开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再怎么想,不如做一点实事的好!
让幸福,来敲门。
相思,无用!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有这神仙般的感情吗?
"啊,这湾淺浅的海峡…,如今,我在梦的这头,你在梦的那头"…
"你心里还在等我吗?我来看你了…",这是邻居宋阿婆临死前的一句话。她活了96个年头,她的心等待了70个春秋。但她没有等到关于他的一点儿消息,更没有等到他的人的归来…
就在她19岁的那年,她被"国军"的一个连长"抢"走了。她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夕阳如画的傍晚。她看到了那个高条条的青年军官,一身的戎装,骑在一匹火红的战马上,从远处缓缓走来…,
就在离她家门口的不远处,他一抻手,她便顺着他的手劲儿上了战马。她们就这样、在家人的惊愕之中,在众人的追赶之下跑远了…
那是一个兵慌马乱的时代…,谁都知道,那些当兵的人,过了今儿没有明的。谁会愿意把女儿托付给一个军人呢?所以,她的父母始终也没有答应他向女儿的求婚。可是她的心早已经跟着他飞走了,所以才有了这次"抢亲"的一幕…
第二天的一大早,那青年军官就带着丰厚的聘礼,长跪在了岳父岳母面前…。他十分的珍爱这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里,他们恩恩爱爱的生活着。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疼惜着她。尽力所能给于她较好的生活…,
那时候在全国的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正节节败退。他所在的部队如惊弓之鸟,纷纷向南溃逃着…,他与许多国民党军人一样,几次想向解放军投诚,苦于未能够如愿…
无奈之下,他只好把怀有身孕的妻子送回了娘家,又凑去了一笔钱,以备她们母子的生活之需…,那知道这一去就成了生死离别。这一去就是人间天涯,从此各自的生生死死,这一去永世不会再相见…
亳州这个地方是1947年解放的。那年的宋阿婆刚刚22岁。她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幼儿,又背着这样的身份,面对精神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活下去,为了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她在父母的摧促下,万念俱灰、无可奈何又跨了一步。结婚的那天晚上,她哭得死去活来,并与丈夫言明,如果有了前夫的消息,她将会义无反顾的丢掉眼前的一切。为奴为朴也要追随前夫而去…
那个老实本份的丈夫一切都答应了她,并把家里家外的一切活计都包揽了下来。可以说终其一生,他为了这个家庭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他们又生育了5个孩子,但自始至终,直到丈夫去世,她都还是那句话。一旦有了前夫的消息,她就会不管不顾的誓死也要追随而去…
她们家的墙壁上,始终挂着前夫的那条军用皮带。那皮带一挂就是70年…,可是她始终也没有等来前夫的消息。那怕是一句口信,一角纸书…
宋阿婆知道,他或许早已经凶多吉少了。自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就感到身体再坚持不下去了。她知道,今生再也等不到他了…,她开始说胡话,梦里常常遇见他。梦里的他仍然一身的戎装,年轻时的模样…
她问他,“你心里面也一直等我吗?我要找你去了…",他说,"来吧,我一直都在这里等着你…",
宋阿婆走了,临走的那天晚上,她让孩子把那条军用皮带递了过来,并紧紧的贴在了怀里…
宋阿婆走远了,她再也用不着等待了。她70年的梦想,70年的等待。却始终都是,她在梦的这头,他在梦的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