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潮汕话怎么读?
粤语:zaai6 zi6◎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3 chi5 chi2 sai3 [客英字典] chi1 sai3 [台湾四县腔] cih3 cih5 cih2 sai3 [宝安腔] ci1 zi1 [梅县腔] chii5 ch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潮州话:di6 zai6广韵目次:上四纸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平水韵 等呼 韵部 韵摄 罗马字 国际音标 豸 池尔 澄 支B开 上声 纸 开口三等 支B 止 driex/dyee ɖʰĭe 广韵目次:上十二蟹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平水韵 等呼 韵部 韵摄 罗马字 廌 宅买 澄 佳开 上声 蟹 开口二等 佳 蟹 drex/daae
“豸”字怎么读?
拼音:zhì豸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zhì(1)没有脚的虫子。豸,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在《尔雅·释虫》中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2)解决。《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使郤子逞其志,庶有~乎。”“豸 ”通"廌"(zhì),即獬豸(獬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说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其实是指狮、虎之类的猛兽。因为古时候人们把老虎,称之为大虫。
冠豸山的豸读zhai还是zhi?
有些地名用字,沿习历史习惯的读法。 字典中对zhì有详细解释,但对zhài只有下面的举例:“'豸'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作'zhai',如:冠豸山(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 其实,地名用字的读音有的在字典上都查不到,例如: 古诗《鹿柴》的柴是读“寨”; 山东滕州的“奋头乡”读作“岗头乡”。
豸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这个字读zhi (第四声),它的意思跟虫子有关,古书上“豸”指没有脚的虫子。旧时泛指虫子。
求助”豸“做偏旁怎么读?
豸 zhì
1.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
2. 〔獬~〕见“獬”。
3. 解决。
豸怎么读?
冠豸山的豸读音:zhài 冠豸山位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连城县境内,属AAAA级风景名胜区,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的执法者戴“獬豸”冠而得名。冠豸山的“豸”字在当地一直读作zhài,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笃忠执著、公正诚信、明辨是非的神兽。但在现行的字词典中,“豸”只注音为“zhì”,注释为“没有脚的虫子”,广播电视系统播音时也读作“zhì”。福建省有关部门认为,这一读音违背了历史传承性和群众习惯,给当地旅游经济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向民政部、教育部、语委报送请示,请求对“冠”和“豸”予以定音。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此十分重视,委托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进行史料考证、实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2004年7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组成专家组,赴当地开展了查阅文献史料、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活动。当地专家和群众一致认为冠豸山中“豸”的读音应为“zhài”。2005年,中国区划与地名学会、民政部地名研究所通过电话咨询和会议座谈等方式,向多位语言文字专家征求了意见。通过考证、研究,专家们一致同意把冠豸山“豸”字的读音定为“zhài”,同时认为“冠豸山”中 的“冠”字应定音为guàn。
“豸”怎么读?
豸insect without feet;豸zhì(1)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an insect without feet or legs]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2)又如:豸豸(兽背隆长的样子)豸zhì通“解”。解决 [solve]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左传》豸zhì ㄓˋ(1)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2)解决。〔獬~〕见“獬”。郑码:PQ,U:8C78,GBK:F5F4笔画数:7,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insect without f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