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且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屡造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与置评。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的一生有对官宦生活的不懈追求。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第二次落榜后,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柳永的《醉蓬莱》事件激怒了当朝者。
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
【出处】 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鉴赏】 早知他走后,要再留住他是如此的困难。真后悔在当初他临走时,不曾设法把他留住。“恁地难拌”:如此难以留住,如此难以长相厮守。“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两句词,是懊悔当初不曾留住意中人;或是对往日恋情的追忆,抚今思昔,只能空自惆怅悲伤。
【原诗】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
【鉴赏】 自古以来,使多情人感到伤心痛苦的,就是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凄清冷落的秋天里,眼看就要与伊人分手,怎会不令人为之心伤欲碎呢?“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诗词里常见这类哀怨无奈的句子。在凄冷寒瑟的秋天,情人就要远离,依依别情更添万般愁绪。
【原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处】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鉴赏】 衣带渐宽:是指人逐渐消瘦,衣带都变得宽了。为伊消得:为了她值得。思念她,想念她;为了她而逐渐消瘦,为她而憔悴不堪;原本合身的衣带现在已觉宽松了,这一份真心真情却永不改变,绝不后悔。这两句词是描写有情人的痴心真情,此身长在,此情不变,即使受尽痛苦折磨,即使为她消瘦憔悴,还是愿意为爱情而牺牲一切。“为伊消得人憔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情所捆,为爱所苦,失意伤心,憔悴不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写得极其形象化,常为后人引用,但所指则不一定是原意了,例如:王国维便以这两句来比喻成就大学问、大事业所必经的第二境界。由于对理想的执著,因此信心十分坚定,虽然饱受挫折,尝尽风霜,仍旧坚持到底,始终不变。
【原诗】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鉴赏】 青春短暂,韶华有限,我宁可用浮名虚誉,来换取那浅斟低唱的欢乐时光,作者科场失意,满怀愁闷凄苦,有意沉醉于烟花酒楼之中,以求得一时的解脱。如果单就字面来看:青春有限,暂时抛下世俗的浮名虚誉,偶尔享受一下欢乐的时光,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呢!现今也常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两句词,来表示人对名利的追逐感到厌恶,只想过一下淡泊宁静的生活。
【原诗】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而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鉴赏】 何必太过于计较人生的成败得失呢?做个才子词人,也等于是个民间的公卿宰相。由于作者科场失意,所以作这首词来自我安慰一番。读书人也不妨以“白衣卿相”自许,藉此勉励自己保持操守的高洁,对于浮名虚利,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原诗】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而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出处】 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鉴赏】 怎奈意中人除了风流端庄外,更别有一种迷人情韵,紧紧系在人的心灵深处,令人难以忘怀。端整:就是端庄。这两句词描写意中人的动人风采,而意中人的神秘情韵,更是令人魂牵梦系,永难忘怀。
【原诗】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出处】 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鉴赏】 原词中的文期:古代文人在一起为文作诗的一种聚会。几孤风月:孤,同辜。多少次辜负了风月。也就是空放过了多少良辰美景。变星霜,霜是每年开始寒冷时出现。变星霜:是指经过了很多岁月。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指故人所在的地方。“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一语,怀念漂泊在外地的故人,此情此景,茫茫烟水,加强了绵绵追思之情。“故人何在”问得很焦急,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原诗】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
【鉴赏】 想到你从此一去,烟波千里,暮霭是那样的深沉,蓝天是那样的广阔,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聚呢?江边别离,感伤意中人此去,天涯海角,不知何时才能相会?面对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心情是更加凄苦沉痛了。有情人常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梦天阔”这两句词,来形容离情的惆怅无奈与寂寞痛苦。
【原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出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鉴赏】 她怎么会知道远方的我,也正在倚着阑干,为她而相思愁苦呢!情侣两地相隔,我思君,但愿君亦念我。单独用这两句词,常表示对情人满怀思念,却不被情人所知的痛苦与怅惘。
【原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
【鉴赏】 我就是有千万种的深情密意,又能够向谁去诉说呢?万点情愁,相思无限,不知如何发抒才好。这两句词描写伊人空守深闺,满怀空虚寂寞,又有谁能了解自己呢?空有良辰美景,只能任它白白溜走。
【原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出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鉴赏】 想起佳人在妆楼上痴心地守望着我,不知已有多少次错认我的归帆了。顒望,或作长望,是指思慕期盼,原词是描写离情。这两句词是描写情人的相思、痴情与盼望,将心比心,由自己的相思去设想她的相思。末尾两句词是“争知我倚阑干处,正凭凝愁”,感伤中却自然流露出无限深情。
【原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
【鉴赏】 原词上承:“今宵酒醒何处?”意思是说:人为离别而醉酒,今宵酒醒以后,人又已在何处呢?船儿所到的地方,两岸应该是一片杨柳吧!徐徐的晓风吹拂着枝头的垂柳,一弯残月正斜斜地挂在柳枝上。这两句词是描写清晨残月犹照时的江边风情,柔美凄婉,一向被公认为是具有宋词幽美婉约的名句代表。原词是描写离愁别恨,如果撇开原词的伤感意味不看,单独看这两句,杨柳异议,晓风徐徐,残月斜挂,那种独特清冷的幽静美,的确是很令人心醉神迷的。
【原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