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吃过难忘的东西是什么?想必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仅仅是用于果腹,还更多的承载了我们对生活的感悟,那是一种记忆中的味道,来自家庭,来自友情,来自遥远或者近在咫尺的地方。
桃李春风,江湖夜雨,我们心心念念的那种味道,或是母亲腌制的酸菜,或是朋友相逢时候的一杯酒,或是夜半街头的一碗面,或是童年时树上挂满的榆钱。
而对于这种味道的找寻,今天如此,从前亦如此。
01.王维
佛性的王维喜欢“隐居”,没事就要扛着铺盖卷到山上清净几天。在隐居山中的时候,王维爱上了吃菱角。
菱角是一种天然的美食,绿色无公害,甘爽可口,颇符合王维不近人间烟火的人设。所以王维没事就要吃一点,还一度为水乡菱角写诗代言。
吃着菱角,唱着歌,看着野鸥,时不时地有船娘摇着小船在荷花中荡漾,这样的生活真是快意!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
02.王建
王建可没有王维的闲情逸致,出身贫寒的他很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他觉得吃饭只要吃饱就好,所以一生都节俭朴素,不爱吃什么大鱼大肉,喜欢吃羹汤。在他那首成名作《新嫁娘》里,他便把这种叫做“羹”的美食写了进去: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当然,历数唐代美食,让王建记忆犹新的美食不是羹汤,而是葛粉。
葛的根部不仅可以做药材,因为淀粉多,蒸着吃味道也不错。如果从葛根中把淀粉取出来,这样的葛粉就可多做饭了。王建,就是对这个葛粉的味道念念不忘。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饭僧》
03.元稹
同样是关注现实的元稹,和好朋友白居易一起搞了一个新乐府运动,每每把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小事写到诗里。唐朝时候,豆叶被称为藿菜,种植又多价格又贱,是为低档的蔬菜。
而我们的大才子元稹却对那个让百姓免于饥饿的藿菜情有独钟,用诗笔记录着这一种平凡而低贱的食物。
灌园多抱瓮,刈藿乍腰镰。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
04.韦应物
韦应物很务实,他觉得吃蔬菜不顶饿,不如吃饭来的实在。不过也许是吃惯了稻米饭、黍米饭和胡麻饭,韦应物的脑海中对一种叫做“黄精”的美食印象极为深刻。黄精是一种百合科植物的根茎,能入药,是一种上等的仙粮。对于这样的“灵药”,韦应物是不常吃的,所以每吃一次都觉得那么隆重,因此记忆也更深刻。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饵黄精》
05.卢纶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对于美食的记忆,也与药材有关,不过他不喜欢吃黄精,而是喜欢吃药苗。当时,很多人家都会开一块园圃,种上药材,然后把那些青嫩的药苗摘下来,当做蔬菜吃,又美味又养生,看来卢纶还是药膳的爱好者呢!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
06.孟浩然
李白的偶像孟浩然先生可不是吃素的,他爱吃朋友庄园里养的土鸡。所以,对于这样一位诗坛名人,想要得到他的签名赠书,一顿炖鸡就可以搞定。
鲜美的鸡肉,就着秋天新下来的黍米,喝着酒赏着菊,这才是名诗人本色。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07.王昌龄VS岑参
边塞诗人王昌龄也喜欢吃肉,可鸡肉吃着总觉得小气,羊肉虽然嫩,但吃着不过瘾。猪肉又老闹猪瘟,还是牛肉吃着痛快,上次和兄弟岑参吃的那锅肥牛,一个字,爽!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留别岑参兄弟》
可岑参却对那次吃肥牛的记忆并不深刻,他脑子里还想着广西的葡萄,可惜那次自己没吃上。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08.薛涛
女诗人薛涛不爱喜欢男人们胡吃海喝的样子,她爱吃的美食和杨贵妃一样,讲究格调讲究范儿,所以她喜欢吃价格昂贵的荔枝。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忆荔枝》
09.贺知章
贺知章说,什么美食都不如家的味道。比如俺们老家镜湖上的莼菜。
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
——《答朝士》
10.陆龟蒙
陆龟蒙笑了,莼菜要和鲈鱼搭才好吃呢。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润州送人往长洲》
11.戴叔伦
以“一年将尽夜,未归人。”在诗坛混了点名头的戴叔伦,喜欢吃鲤鱼,尤其是那次在兰溪的夜晚,他亲眼目睹了成群的鲤鱼趁着春天的小雨游上滩涂。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
12.张志和
张志和不乐意了,说到吃鱼,你们有我专业吗!不知道吃货江湖榜上流传的是我的主打歌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
13.韩翃
韩翃和卢纶一样,也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代表作《寒食》,曾经得到过唐德宗的赏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喜欢吃螃蟹,而且他吃螃蟹很讲究,因为他爱吃蟹螯。
蟹螯尊上味初香。
——《题张逸人园林》
14.韩愈
韩愈牙口不太好,平常只能吃些芹菜、菱角之类的。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
不过他的菜单中也曾出现过生猛海鲜——大龙虾。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
——《别赵子》
15.李商隐
对于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来说,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吃什么能代表他不服输的心。所以,当他吃到竹笋的时候,感觉遇到了知音。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忍剪凌云一寸心。
——《初食笋呈座中》
16.刘禹锡
刘禹锡心态比李商隐好太多了。虽然一生都在被贬的路上,可是他心大不在乎。
不过在困境中走多了,刘禹锡越发珍惜人世间真挚的感情。你若要问他爱的美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他不要在乎吃什么,而是在乎和谁一块吃。
唐朝人过生日不吃蛋糕,而是吃汤饼,一种煮在水里的面片。当刘禹锡参加朋友生意宴会的时候,他每每都能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送张盥赴举诗》
17.杜甫
对于这种温暖,杜甫懂得。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少年时代也曾裘马清狂,而后历尽坎坷,尝遍人间甘苦,也尝过各种人间美食。
无论是冰镇藕丝、甜瓜,还是别具一格的冷面,还是鲜嫩无比的生鱼片,亦或是香甜的枇杷,时鲜小银鱼,这些人间美味伴着他当时的遭遇,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不一样的味道。
可要说让这位大诗人难忘的一顿美食,当属他的好朋友卫八处士款待他的那顿并不丰盛的晚餐——韭菜和黄白米饭。
时隔二十年重逢的老朋友,两鬓斑白,在烛光下牵着手,诉说往事,依如少年时一样。这样真挚的感情在杜甫的笔下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
18.李白
对了,忘了说酒了。
不过有这位青莲居士在,任何人都是没有资格说酒的。这位唐代炙手可热的大诗人,吃饭都极尽排场,讲究美酒美食美器。
可你要问起他,平生吃过的哪一顿饭好吃,他会告诉你在一位姓荀的老太太家里,他吃到过世上好吃的菰米饭。
菰米,又叫黑米、雕胡,其实在唐朝是很普通的一种食物。这样普通的食物在李白那里留下深刻印象,想来不是源于食物本身,而是因为做食物的人,来自普通的陌生人的那种关照和爱护。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19.白居易
食不厌精的白居易,从盘子里拈起一颗樱桃,放在嘴里。渐入晚年的他很注重养生。平常吃的简单但搭配合理。
“午斋何简俭洁,饼与蔬而已。”
除了偶然用小火炉煮饭蒸鱼,喝喝小酒之外,他爱喝粥,尤其是新米熬的粥(粥美尝新米。)
少年得志的他,很早就官居高位了,什么都经历过,什么都享受过,到后,他才明白,人生呐,不过是简简单单的道理,平平淡淡的生活:
饿了喝点粥养胃,冷了就赶紧披上衣服保暖。
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
结语
你吃过难忘的东西是什么?
我想,你记住它、怀念它,不光是想重新找寻那种味道,更是想找回那种味道背后的自己。有些人,有些事,终将离我们远去。
但有些味道,却可以陪伴我们一生。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