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死挣扎 垂:将近。
2、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3、君辱臣死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4、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5、鹿死不择音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6、奄奄一息 :ǎ ǎ ī ī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7、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
8、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9、大难不死 难:灾祸。
10、宁死不屈 宁愿死也不屈服。
11、鹿死谁手 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
12、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3、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14、作谓语、定语;指勉强维持。
15、长生不死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16、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
17、出生入死 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
18、枯木死灰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
19、日薄西山 :ì ó ī ā :薄:迫近。
20、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21、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2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23、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24、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
25、” :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
2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旧时俗语。
27、九死一生 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
28、老而不死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或拖累后辈。
29、吊死问疾 吊祭死者,慰问病人。
30、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31、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32、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33、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
34、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35、延:把时间向后推移。
36、【快要死了的词语】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37、” :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38、强死强活 比喻勉强。
39、刚愎自用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
40、作谓语、定语;指勉强维持。
41、狐死兔泣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42、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3、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44、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45、《孟子、万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冬冬的响,其势~。
46、抵死谩生 谩:谎骗。
47、形容人死去的成语 爱生恶死 爱:喜爱;恶:厌恶。
48、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49、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50、” :今日之中国,又积数千年之沈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踞膏肓,~者也。
51、★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行将就木 :í ā ù ù :行将:将要;木:指棺材。
52、豹死留皮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
5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54、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
55、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56、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57、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 底死谩生 底:通“抵”。
58、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59、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60、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 形容人要死的成语 命在旦夕 :ì à à ī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61、甘死如饴 甘:情愿;饴:饴糖。
62、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63、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