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没有,你需要结交一些新朋友。
2、我们常常为别人发声很容易,为自己发声却很难。
3、你可能会感到烦躁,好像每个人都在看着你,或者担心被贴上麻烦的标签。
4、我希望你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倾听你的声音,关心你需要说的话。
5、过去和朋友相处,我通常变成了被倾诉的对象,听他诉说或者帮他解决问题。
6、当你很情绪化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好等待一个更好的时间。
7、|在意他人的看法 即使你本身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但说出来仍然不容易。
8、|时间合适吗?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当地讨论它?你会得到对方的全部注意力吗?他们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什么心情? |这个人会听吗?了解你的听众。
9、尝试与教练或调节师讨论你的感受,或将它们写在日记中。
10、「表达完后」|注意你的感受表达困难吗?你现在说了什么感觉如何?你是松了口气、焦虑还是沮丧? |重温对话中有的内容对方听到了吗?其他人是否立即对你说的话产生了共鸣?冲突是否成功解决?你可以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 当你发展这项新技能并走出舒适区时,可能很难处理不舒服的情绪后果。
11、朋友过来找你帮忙,尽管心里其实不太乐意,但又不自觉地嘴上答应对方的请求。
12、|性别差异 很多女性表示在工作中发言很困难。
13、如果我们在为自己主张或社会接受方面曾经一再遭到负面经历,这就很难让我们能够感到去表达。
14、你可能害怕破坏和别人和谐的关系,害怕在舒适的环境中带来紧张,不适应,或被别人视为麻烦制造者。
15、|害怕报复 如果你的意见与对你很重要的人的意见相矛盾,你可能会害怕直言不讳的后果。
16、「表达前」|注意你的感受,去好奇地观察和感受自己。
17、知道爱自己,表达自己多么重要,但自己害怕冲突,害怕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时会破坏和谐关系,总是委屈自己,憋着生闷气。
18、|你怎么说话才能被听到?说话的语气是关键。
19、通常,检查我们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成年后的沟通方式提供重要的见解。
20、或偶尔表达出了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被人否定。
21、不管风险如何,如果结果是压力或创伤,你可能会无意识地关闭你的声音,以防止遭到进一步的伤害。
22、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不要怕吃亏,踮起脚尖做人”。
23、|表达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因为自己回答错误而被嘲笑,或者不得不选择与谁住在一起。
24、人们感到不敢表达的原因主要有: |童年经历 如果我们在孩提时代就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嘲笑、大吼大叫或虐待,那么成年后就很难为自己和我们的需求辩护。
25、在生活中总是沉默不表达自己,渐渐地成为了习惯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压抑着自己的生命能量,活得很憋屈。
26、除非情况让你别无选择,否则向这样的人表达自己通常是不明智的。
27、在会议上,很少能从容、坚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和别人意见不同时,通常会采取妥协、回避的态度。
28、和一群人在一起,也很少主动发言,总是保持安静。
29、培养一种能帮助你被倾听、尊重和受欢迎的说话语气。
30、当内心不赞同对方的观点时,也害怕表达,只好附和他人。
31、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沉默不去表达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沟通模式,就像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一样,都是习惯。
32、虽然这是不道德的,但引起注意可能会导致收入、机会、舒适度或地位的损失——而且证明报复可能很困难。
33、如果在艰难的谈话中开始感到不安,可以花点时间等自己平静的时候再表达。
34、尤其要注意在未来的谈话中你是否在妥协你的界限又回到过去不表达自己的舒适区。
35、自己是否有压抑情绪的习惯?你压抑或者逃避的情绪是什么?你向别人隐藏情绪的方式是什么?这些压抑的情绪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当你准备好了,如果情况,开始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36、维持着表面的顺从,但是保持内心的警惕,形成厚厚的面具,不敢表达的人就像缩在一个坚硬外壳的保护罩里。
37、「表达时」注意时机、对方以及表达的方式。
38、社会性别期望在这种差异中发挥了作用。
39、在冷静的情况下说出你的真相更理想。
40、当你感到不满或不舒服时要注意,情绪背后隐藏着信息,你的情绪告诉你想要什么?问问自己有没有在回避对话,为什么?我害怕什么?弄清楚是什么困扰着你以及你为什么需要说出来。
41、【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成长并不容易,而且常常让人不舒服。
42、女性被社会化为不那么自信,那些敢于直言不讳的人通常被贴上“难以合作”的标签。
43、这可能是一个麻木不仁的老板或一个长期不友善的家庭成员。
44、有时,难相处的人是我们生活中的常客。
45、这类人可能已经反复证明他们不会听你的,也不在乎。
46、在商场购物时遇到刻薄的销售很生气,想与对方理论,但话到了口边却又觉得好没必要,还是扭头走了。
47、。